返回列表 发帖

概念隐喻论文资料集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give a review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that ros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80’s, analyzing its theoretical background, main ideas, significance and other scholars’ criticisms on it. The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six parts. Af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in Chapter 1, the author comes to a historical account of metaphor in Chapter 2, including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theory of metaphor and its Philosophical basis of objectivism, Richards and Black’s development of metaphor theory in modern times and the beginning of cognitive turn in metaphor study. The third part consists of four aspects of conceptual metaphor, including its definition, philosophical basis, feature and mechanism. Conceptual metaphor is the systematic metaphorical thinking underlying everyday expression, based on our experience, which is a product of our body or interaction between ourselves and the environment. Conceptual metaphor works through cross-domain mapping, following the Invariance Principle and Target Domain Overrides principle. The fourth part tries to apply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to L2 vocabulary teaching, focusing on its significance in explaining the implications of words.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conceptual metaphor is helpful and necessary for the students to get a better memoriz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new words. Other scholars’ criticisms on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are examined in the fifth part. The criticisms can be attributed to different standing points of study: Lakoff takes a diachronic approach while the critics take a synchronic approach. The last part is a summary and some topics for further study are suggested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概念隐喻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代表人物为Lakoff,Johnson,Gibbs等人。与传统隐喻理论相比,概念隐喻论是基于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主义的语言观,而前者是基于客观主义的语言观;在方法上,前者是零碎的分析,后者是系统的研究;前者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是隐性的比较,完全不同与日常语言,后者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是跨领域的映射,广泛存在于日常语言之中。文章分为六部分,继第一章介绍之后,第二章重点介绍了传统隐喻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哲学基础,以及20世纪初隐喻研究认知转向的开始,从而说明Lakoff等人隐喻观的由来及其产生的必然性。第三章系统介绍了概念隐喻的定义,哲学基础,特点及机制,指出概念隐喻有着深刻的经验基础,系统地蕴含在日常表达之中,遵循一致性原则(Invariance Principle)和目标域优先原则(Target Domain Overrides)。第四章阐释了该理论在外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指出该理论在解释多义词,分析词汇的文化内涵,发掘词汇间的相关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第五章分析了其他学者对该理论的批评意见,并指出这些批评主要产生于不同的研究角度,Lakoff 等人是从历时的角度研究隐喻的,而批评者们往往从共时的角度进行探讨。最后为总结部分,并建议对概念隐喻进行跨文化及教学方面的深入研究。
我是痞子我怕谁

第3卷第1期
2006年2月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ing Audit University
Vo1.3,No.1
Feb.,2006
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汤晓云
(南京审计学院外语系,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概念隐喻理论隶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即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所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认
识、经历和对待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
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概念隐喻来联想、推理,从而更好地习得词汇。对于由语言文化差异而导致的隐喻意义的差
异,还应注重加强对目的语的文化导入。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认知语言学;英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750(2006)01—0080—03

、引言
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通常是教师先教读音,提
供意思,让学生记忆。学生的大脑,如同录音机一
样,记录了不少生词,但却不能活学活用,在实际的
阅读和写作时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学生还常常遇到
这种情景:尽管手头有词典等学习工具,但一些词语
的用法还是不容易理解或理解不透,例如,“The
crowd floated through the street”(人群接踵摩肩),
“The ship ploughed the sea”(轮船乘风破浪),“a
chapter in history”(历史的一页),“a storm of ap—
plause”(掌声雷动)等等。在这些句子中,词语
“float”,“plough”,“chapter”,“storm”的意思已经
超出其字面意义。事实上,这些词语的使用涉及到
了语言的本质问题,即语言是具有隐喻性的。在日
常生活中,英语名词和动词的隐喻化现象普遍存在。
我们总是习惯用某一领域的概念或词语来思考或表
达其他领域的事物。比如,当我们谈到某人渴望爱
情时,会说“He’s love-starved.”或“He hungers for
love”。用表达“食物”领域的词来描述“爱情”领域,
是因为在我们的概念系统中存在着概念隐喻
“LOVE IS FOOD”。这种思维模式出自于我们的
隐喻性认知经验,即用旧的、具体的经验来认知和
感受新的、较抽象的事物。
二、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偏离常规的语言使用,是
一种修辞手段,主要起语言装饰作用。这种观点目
前依然有很普遍的影响,尤其是在教学领域。2O世
纪8O年代初,随着Lakoff和Johnson的Metaphor
We Live By一书的问世,一种和传统观点相悖的崭
新理论登台亮相,引发了新的隐喻研究热潮_1]。之
后Lakoff将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
纳,并冠之以“当代隐喻理论”(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12。现在,人们一般把它称
为概念隐喻理论,许多语言学家已从认知语言学
(Cognitive Linguistics)的角度来对这一理论进行
研究。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
常生活之中,即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之中,因为
人类的思维过程主要是以隐喻为特征的,人类的认
知系统是隐喻构造的[1]3。隐喻是“从一个‘始发模
型’(source mode1)向‘目的模型’(target mode1)的
映射(mapping)”[。]4。。其本质正体现在“始发模型”
与“目的模型”的相似性。“在隐喻结构中,两种通常
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
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联想,因而利用对两种事
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
真正感受和感情”_4]1∞。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认识
系统是人类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我们的概念来源于我们的经历和文化。比如
说,在容器里不断地加水,就会看到水面逐渐上升;
往一堆火中加柴,火焰就越来越高,于是产生了概念
“M0RE IS UP”。因为有些经历是人类共同具有
的,有些则受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制约,所以有些
隐喻具有文化普遍性,有些则具有文化独特性。
概念隐喻理论还提出了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和隐喻语言(metaphorical expression)的
区别。前者是源域和目标域间的系统性映射,后者
是概念隐喻的具体体现。例如:
(1)W e’re at a crossroad.
(2)The relationship isn’t going anywhere.
(3)Our relationship is off the track.
(4)Their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
按照传统的理论,上面的每个句子都是一个隐
喻,而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这里只有一个隐喻:LOVE
IS J0URNEY,这些例子都是它在语言上的具体体
现。可以看出,隐喻从本质上说是概念性的,而不是
语言性的。这些表达方式并不都是诗情画意的语
言,也并不都是为了达到一种修辞效果,它们是习俗
化的语言。
总之,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
概念和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机制,它能帮助我们用
比较具体的或者是高度结构化的事物去理解相对抽
象或无条理的事物_2]5
三、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
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词汇的掌握和运
用直接影响学生听、说、读、写、译等项技能的培养。
不少学生经常抱怨英语词汇太多,且无规律可循,总
是记了又忘,渐渐便开始害怕学英语。事实上,很多
英语词汇都是由一些基本词汇演变而来。学生掌握
了一些基本词汇,然后结合隐喻的认知方式进行推
理,这样便可以大大地扩大词汇量。在词汇教学中,
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弄清并理解词汇、短语中所包含
的概念隐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推理能力,从而提
高教学效率。
1.引导学生通过隐喻来理解、记忆英语多义词
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创造
性同隐喻在概念上的形成和使用密切相关_5]2。。我
们不难发现,在英汉词典中,每一个词条下罗列的词
义都有一定的联系,最基本的是中心义项,其它义项
则是由中心义项通过隐喻产生的,有的已经成为该
词的“字面词义”,有的仍然保留明显的隐喻色彩。
因此,在多义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隐喻
来理解、记忆英语多义词。以“fire”为例,它主要有
以下几种意思:“火”、“火灾”、“取暖装置”、“激情”。
很显然,前面两种意思是其基本意思,而后两者则是
由其基本义项“火”通过隐喻而产生的。教师应引导
学生去探讨其相互间的联系,并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如:“His speech lacked fire”(他的讲话缺乏激情)。
学生通过隐喻思维这一过程,将会对该词有更深刻
的认识,记得有趣,永不遗忘。另外,很多英语词汇
都可以组成相关短语,而这些短语大多也是由最基
本的中心义项通过隐喻而成。在英语学习中,学生
掌握了足够的短语,语言的运用才更灵活,同时也可
以促进其对词汇的深层理解。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词
语在短语当中包含的隐喻意义来帮助学生更轻松地
理解、记忆短语。现选择几个有关“nose”的短语来
说明:“by a nose”(以少许之差),“nose for sth”(探
查或发现某事物的能力),“get up sb’S nose”(惹恼
某人)。有些学生在记这些词组或短语时,完全死
记,印象不深刻。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这些短语的
意义都是以词汇“nose”为中心,通过隐喻而产生。
学生对词汇隐喻的认知过程将使他们对该词的相关
短语记忆深刻而长久。
2.通过隐喻修辞来提高学生认知英语词汇的
能力
很多日常用语、流行俗语、成语典故以及经典名
著里的一些句子都蕴涵着隐喻的修辞色彩。传统的
英语词汇教学重心大多只局限于对生词、难词的分
析理解,而很少利用其他的手段来提高学生认知英
语词汇的能力。笔者认为,在词汇教学中,可以充分
挖掘英语中的一些日常用语、流行俗语、成语典故等
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领会其隐喻修辞,加深学生对
词汇、短语及句子的理解。这样做,更重要之处在于
可以通过分析、理解隐喻修辞来提高学生认知英语
词汇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有效地
利用一些含隐喻修辞的句子,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
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快结束的时
候,花几分钟时间列几个英语成语或习语等在黑板
上,要同学们猜测其意思,必要的时候,还要给学生
做适当推理。以“A new broom sweeps clean”为
例,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含有隐喻修辞在内的英语谚
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测其对应的中文意思,并
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英语类推,如A new worker
works hard;A new leader perform well等。这样,
教师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加深了对所列举
的谚语的理解,使学生真正明确了句中“broom”,
“sweep”等词的隐喻意义。
3.加强目的语文化导入
隐喻的普遍性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基于共
同的认知机理,扎根于不同文化中的隐喻便可能有
类似的含义。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但英语
和汉语表达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以狐狸比喻
狡猾,以钢铁比喻坚强,以绵羊比喻温驯。而且在英
语和汉语成语表达中,很多都可以在目标语中找到
相应的表达。如:“Money can’t buy time.”(寸金难
买寸光阴);“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
胜于雄辩);“Hedges have eyes,walls have ears.”
(隔篱有眼,隔墙有耳)等。但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民
族语言文化的差异,人的思维认知方式也必然会存
在差异。隐喻也势必受到这些条件的影响,不同语
言表达的隐喻也存在着差异性。正如Hayakawa所
指出的:“在一种文化中理解得好的隐喻在另一地方
却有完全不同的意义”[6]3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英
语中的“dog”一词,英语中“dog”备受宠爱,用作比
喻时一般含有褒义,如“a lucky dog”,“a jolly dog”
等;但汉语里的“狗”却或多或少带有贬义味道,如
“走狗”、“落水狗”、“丧家狗”等。又以颜色词
“white”为例,“white”在英语中大多包含好的意思,
如white lie(善意的谎言),white collar(白领)等;而
汉语中的“白”却一般表示不好的事情,如“白痴”、
“白色恐怖”、“一穷二白”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
时加强目的语文化导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样,在词汇学习中,学生不但不会因文化差异影响
对英语词汇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
生英语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概念隐喻理论告诉我们,从语言现象推理出来
的思维模式有利于词语的理解 因此在英语词汇教
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把概念隐喻当成一种有效的
工具去认识、理解语言现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所学
的语言有效地、灵活地运用于实践之中,顺利习得词
汇以最终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r,1]Lakoff G,Johnson M Metaphor We Live byr,M].Chi—
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3.
[2]Lakoff 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r,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
[3]Ungerer F,Schi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43.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101.
I-s]杨忠.将隐喻引入外语教学法E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0(6):29—31.
E6]吴显友.隐喻: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J].柳州师专学报,
1997(2):35—36.
[责任编辑:杨凤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帖最后由 紫靖 于 2007-5-21 16:00 编辑 ]
我是痞子我怕谁

TOP

14 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29(1):14~17
隐喻在文章语境中的理解—— 概念隐喻理论探讨
陈新葵 莫 雷 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广州,510631)
摘要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语言系统中存在着广泛的隐喻一致性。人们对于隐喻的理解是通过将其匹配到基本的概念隐喻来
进行的。但有研究者指出,除了一些新颖的隐喻,惯用隐喻的理解并不需要概念匹配。本研究认为,概念隐喻已经储存在长时
记忆中,在文章语境中,无论惯用隐喻还是新颖隐喻的理解都可能产生概念匹配。三个实验支持了这一假设。实验一通过目标
旬的阅读反应时探讨不同文章版本下目标句的理解情况;实验二和实验三从事后与即时两方面对各种文章版本下的概念匹配
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支持了概念隐喻理论。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概念匹配惯用隐喻 ’
1 引言
什么是隐喻?抛开传统的将隐喻视为一种修辞
手法,与暗喻相等同的观点⋯ ,当前,对于隐喻的界
定越来越广泛。其中,概念隐喻理论是主要代表思
想。
1980年,Lakoff等人提出了概念隐喻的观
点[2,3l。他们认为:语言中充满了隐喻或隐喻性的表
述。通过考察大量英语语料,他们指出,英语中许多
表述方式都来自基本隐喻,又称概念隐喻。例如:
“时间是金钱”,这一概念隐喻派生出了若干种日常
语言的表达,如:“我今天浪费了太多时间”等。而且
这些表达是自成系统的,因而又称概念隐喻系统。
据Lakoff和Johnson的统计, 日常言语中大约有
7O%的表达方式源于概念隐喻。对这些表达的理解
需要匹配到基本的概念隐喻。
一些数据支持这一观点:Gibbs等人发现,被试
在阅读诗体隐喻时,使用了概念隐喻_4 J。Allbritton
等用词和句子再认的方法,研究了基于隐喻的图式
对课文理解的作用。结果发现隐喻图式能促进课文
中出现的与图式有关的句子以及单词的再认,支持
了惯用隐喻具有系统性的观点_5]。国内黄希庭等人
对时间隐喻的研究也表明 6,各种时间的隐喻符合
语义网络模型的特点,基于同一概念隐喻的隐喻之
间有相互促进效应,而属于不同概念的隐喻则可能
有干扰作用。
当隐喻研究囚困于传统观点的影响时,Lakoff
等人的理论无疑是另辟蹊径,为隐喻研究开辟了新
的天地l7 J。同时,该理论也为现代隐喻学奠定了坚
实基础 J o
但概念隐喻理论范围过于宽泛,也遭受了部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04BYY007)。
_ 通讯作者:陈新葵。E-mail:cxk2,sg@126.tom
学者的反驳。主要争论来自隐喻理解过程中概念隐
喻能否得到自动激活。因为概念隐喻理论的证据主
要来自事后观察,在自然阅读时概念隐喻是否自动
激活仍然存在疑问。McGlone等人认为,自然阅读
状态并不会激活相应的概念隐喻。他们采用了对隐
喻进行同义改写、评价相似性和回忆等实验,研究了
被试理解隐喻时采用的策略。结果发现概念匹配并
不是主要策略,实验结果不支持概念隐喻的观
点[9.to]。
此外,关于惯用隐喻的理解是否需要概念匹配
也存在争论。Keysar等人在篇章阅读条件下对此进
行了探讨ll¨。他们指出,一些惯用隐喻的理解并不
需要进行概念匹配,因为它们的意义已经约定俗成。
本研究以Keysar等人对概念隐喻理论的反驳实验为
切入点,拟在中文下探讨文章语境中隐喻如何理解。
2 实验1 反应时探测实验
2.1 实验方法
2.1.1 实验设计:被试内材料间设计。探测不同文
章语境中隐喻的理解对目标句阅读反应时的影响。
2.1.2 被试:36名大学生,16名男生,2O名女生。
矫正视力正常,母语均为汉语。
2.1.3 材料与仪器:12篇包含四种不同版本的实验
材料(四种文章版本分别为:内隐匹配版本、外显匹
配版本、无匹配版本和字面表达版本)、8篇填充材料
与4篇练习材料。实验材料分为四组,每组中每篇
文章仅选取一个版本,出现顺序按拉丁方进行分配。
主要根据Keysar等人的材料进行改编。全部实验在
23台同品牌586微机上完成。
下面以“思想是人”这一主题下的四种版本对实
验材料进行说明。表1中斜体部分为Lakoff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陈新葵等:隐喻在文章语境中的理解——概念隐喻理论探讨 15
Johnson所列举的惯用隐喻,四种版本的目标句相
同,在表1用粗体标示。
衰1 实验1材料样例
内隐匹配版本:作为一名科学家。高纳将自己的理论视为自己对国
家的贡献。她是一个高产的研究者。每年都会孕育出大量的新成
果。
外显匹配版本:作为一名科学家,高纳将自己的理论视为自己的孩
子。她是一个高产的研究者每年都会孕育出大量的研究成果。
无匹配版本:作为一名科学家,高纳将她的理论视为自己对国家
的贡献。他是一个勤奋的研究者.每年都有很多的研究成果。
字面表达版本:作为一名科学家,高纳将tl己的理论视为自己的
孩子。她保证自己能够养育它们。但是她也没有忽视自己真正的
孩子。她很仔细地照顾他们的成长。
目标句:高纳现在正在养育tl己最近的燕子。
内隐匹配版本是包含惯用隐喻表述的版本;外
显匹配版本不但包含惯用隐喻,而且在一开头就直
接将概念隐喻指出;无匹配版本中不包含任何隐喻
表述。这三种版本的目标句的理解都需要进行概念
匹配。而字面表达版本不仅不包含任何隐喻表述,
而且目标句也是直接从字面意义理解的。
根据概念隐喻理论,如果文章中包含了隐喻表
述,那么这些表述的理解将会促进需要同一概念匹
配的目标句的理解。由于外显匹配版本中已经直接
将概念隐喻指出,该版本下目标句的反应时应当快
于内隐匹配版本和无匹配版本。同理,内隐匹配版
本下目标句的理解将快于不包含任何隐喻表述、但
目标句的理解却需要进行概念匹配的无匹配版本。
另外,早期研究表明_l I1 3l,隐喻的理解要慢于意义
相近的字面意义的理解。因此,字面表述版本下目
标句的反应时应当最快。但若如Keysar等人所认
为的,只有新颖隐喻表述的理解才需要概念匹配,则
无匹配版本、外显匹配版本和内隐匹配版本的目标
句理解时间将无差异。
实验1重复Keysar等人研究中的主要实验,预
期观察到与他们一致的结果。
2.1.4 实验程序:实验程序用Visual C++语言编
写。分为练习和正式实验阶段。被试单独在计算机
上实验。在练习阶段要求被试阅读四篇文章,主要
目的是使被试熟悉实验过程。文章逐句呈现在屏幕
中央,要求被试阅读并理解后,按“空格键”进入下一
句的阅读。为保证阅读质量,每篇文章的最后还有
一个针对文章内容的问题,要求被试根据文章的理
解进行回答。被试通过键盘进行反应,认为“是”按
“J,’键,“否”则按“F”键。正式实验阶段的操作与练
习阶段相同。被试按照主试要求选取一组实验材
料。每阅读完八篇文章就通过电脑屏幕告诉被试可
以有1分钟的休息时间,如并不需要休息。可按“空
格键”跳过。
2.2 结果和分析:记录被试目标句的反应时以及回
答问题的准确率。首先删去问题正确率低于75%的
被试,以确保所有的分析都对那些认真阅读文章的
被试进行。据此,我们删去了4名被试,故实际进入
统计的被试数为32名。此外,还删去了平均阅读时
间4个标准差之外或500ms之下的极端数据,这样
删去的数据为10个,占总体数据的2.63%。各版本
目标句的平均反应时见表2。
表2 四种版本下目标旬的反应时(ms)
方差分析表明,四种版本下目标句的反应时差
异不显著,F(3,93)=6.06,P >0.05。进一步进
行成对检验,结果表明,外显、内隐、无匹配版本目标
句的反应时均和字面表达版本差异显著,分别为F
(1,31)=23.40,P<0.01;F(1,31)= 32.20,P<
0.01;F (1,31)=19.86,P <0.01。而外显、内隐、
无匹配版本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与无匹配版本相
比,外显和内隐匹配版本无显著差异,F (1,31)=
1.85,P >0.1;F (1,31)=0.408,P >0.05。外显
与内隐匹配版本之间也无显著差异F(1,31)= 0.
80.P >0.5。
在中文下,实验1观察到了与Keysar等人一致
的结果。按照概念隐喻观点,当被试读到外显与内
隐匹配版本中的惯用隐喻时就应当已经进行了概念
匹配。当再读到需要同一概念匹配进行理解的目标
句时,这两种版本下目标句的理解应当快于上文中
不包含隐喻表述的无匹配版本。但本实验并没有观
察到这一促进现象。实际上,实验1表明,内隐版本
目标句的反应时还稍于无匹配版本。即便是外显匹
配版本直接在文章中指出了概念匹配,其目标句的
反应时也并没有快于无匹配版本。这似乎说明,读
者在阅读到惯用隐喻时并没有进行概念匹配,即便
直接指出基本隐喻也是如此。
Keysar等人根据这一结果得出结论:惯用隐喻
的理解不需要概念匹配。但实际上,这一结果却存
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如Keysar等人所说:无匹配版本
在目标句之前没有概念匹配,与之相比,包含惯用隐
喻的外显与内隐匹配版本不能促进目标句的理解,
就可以认为三种版本都没有产生概念匹配。而另一
种可能则是:无匹配版本的文章语境本身就已经产
生了概念匹配,从而导致三种版本目标句反应时无
差异,事实上,三种版本中都存在概念匹配。实验2
着重探讨无匹配版本下语境本身能否产生概念匹
配。
3 实验2 事后评定实验
3.1 实验方法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6 心理科学
3.1.1 实验设计:同实验1。
3.1.2 被试:16名大学生,母语均为汉语。
3.1.3 材料:在实验1的基础上新增了4篇实验材
料,共16篇正式实验材料和12篇填充材料,填充材
料大多是字面表述,材料按拉丁方进行分配。由于
实验1中内隐和外显匹配版本包含隐喻的情况基本
相同,只是在外显匹配版本中一开始就已经将基本
隐喻指出,因此在实验2中,我们将外显匹配版本代
之以包含新颖隐喻表述的、明显需要进行概念匹配
的新颖匹配版本。另外,为直接探讨目标句出现之
前文章上下文的理解是否进行了概念匹配,在确保
语义完整的基础上,所有实验材料都去掉了目标句。
3.1.4 实验程序:材料分配方法同实验1。在指导
语中首先向被试解释什么叫隐喻,我们对隐喻的操
作定义是,“隐喻并不能与我们常理解的暗喻相等
同,隐喻更多指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即,当我们把某
物A类比为B时,使用B范畴的词语来表述A。”要
求被试独立阅读每篇文章,然后判断并填写“在上文
中,是否存在隐喻?如果认为存在隐喻,请填写:从
上下文来说。本文将()隐喻为()。”
3.2 结果和分析:对回答情况分析发现,可根据与
概念隐喻匹配的程度将之分为三类:相关匹配;精确
匹配;无匹配。前两种情况都属于正确回答“有隐
喻”并且能够指出概念隐喻的,而第三种情况则包括
了判断“无隐喻”、判断“有隐喻”但所填写的隐喻与
基本隐喻无关以及缺失答案等情况,因为这些情况
下被试都没有进行概念匹配或者匹配错误,故统称
“无匹配”。
寰3 四种不同版本下的各种回答情况统计裹(十)
对回答情况归类发现,各版本下各种回答所占
的比率各不相同:新颖匹配版本下,被试更倾向于进
行相关匹配,这种回答占所有回答情况的6O.94% ,
精确匹配占29.69% ,无匹配占9.38%。对于内隐
匹配版本,被试的回答在很多情况下都能精确地找
到基本隐喻,这种回答占所有回答的5O%,相关匹配
占35.94%。两种回答情况共占85.94%。此外,无
匹配版本中,精确匹配占42.19%,相关匹配占39.
O6%。两种回答占该版本下所有回答的81.25%。
这表明,在无匹配版本下,读者仍然能够通过匹配到
基本隐喻或者与基本隐喻相关的具体隐喻中进行理
解。最后。在字面意义版本下。被试大多数都判断为
“无隐喻”,这一类回答占该版本所有回答的9O.
63% ,在那些判断为“有隐喻”的回答中,与概念隐喻
有关的回答仅占9.38%,没有观察到精确匹配的数
据。这也佐证了实验2材料的有效性。
进一步对各版本中被试回答正确匹配的比率进
行方差分析。与字面表达版本相比,新颖、内隐和无
匹配版本的比率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F (1,15)=
23.46,P< 0.01;F(1,15)=12.34,P< 0.01;F
(1,15)=19.34,P<0.01。而新颖匹配版本与内隐
和无匹配版本之间也有显著差异,F (1,15)= 9.
41,P<0.05;F(1,15)=2.76,P< 0.01。内隐版
本与无匹配版本之间无显著差异,F(1,15)=5.42,
P> O.1。
实验2对Keysar等人的内隐版本中没有概念匹
配的结论提出了置疑。Keysar等人也采用事后判断
的方法让被试对内隐版本与无匹配版本下概念匹配
的情况进行了填写。例如:在“思想是人”这一材料
下,要求被试填写“本情境中,思想被隐喻成⋯一”。
结果发现,内隐匹配版本下读者只在少部分情况下
找到了基本的隐喻词“人”。由此他们认为内隐版本
下没有产生概念隐喻。但我们的实验却发现,读者
在内隐匹配版本中大多都能寻找到基本隐喻,只是
并非完全体现为精确匹配。如被试大多认为将“理
论”视为“孩子”或是将“思想”隐喻为“孩子”。
我们认为,如果被试进行了相关匹配,就应当视
为进行了概念匹配。事实上,很多文献指出,在对隐
喻进行理解时,人们更倾向于将之归于具体的隐喻,
而不是直接匹配到根隐喻 6。实验2表明,内隐版
本与无匹配版本都能产生概念匹配。在无匹配版本
中,即便没有相关的隐喻性质的表述,读者仍然能够
通过上下文语境进行推理,进而匹配到基本隐喻或
相关的具体隐喻。新颖隐喻的理解的确更容易进行
概念匹配,但也并非Keysar等人认为的,只有新颖隐
喻才需要概念匹配。
虽然实验2否定了惯用隐喻不需要进行概念匹
配的观点,但这一结果是在事后判断的条件下得出
的。因此仍有可能读者在自然阅读状态并不需要概
念匹配。所以,我们进一步设计了实验3对这一问
题进行探讨。
4 实验3 即时条件下的探讨
4.1 实验方法
4.1.1 实验设计:同实验1。
4.1.2 被试:36名大学生,均为汉语母语者。
4.1.3 材料与仪器:材料与实验2基本相同,只在
去掉目标句后,加上了相应的隐喻词作为探测词。
如,在表1中,将目标句去掉,直接代以“人”这一探
测词。仪器同实验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陈新葵等:隐喻在文章语境中的理解——概念隐喻理呛探讨 17
4.1.4 实验程序:与实验1基本相同,但将探测指
标改为隐喻词。在探测词出现之前,出现五个红色
星号作为注视点,注视点呈现500毫秒后消失,随后
在同一位置呈现探测词,要求被试对着话筒对之进
行命名,然后回答问题。计算机记录探测词的命名
反应时和文章末问题回答的正确率。
4.2 结果和分析:数据筛选同实验1。删除数据10
个,占数据总数的1.74%。各版本探测词的命名时
间见表4。
裹4 四种版本下探测词的反应时cms)
方差分析表明,各版本的探测词命名反应时差
异显著,F(3,105)=29.40, <0.05。进一步进行
两两比较发现,新颖、内隐、无匹配版本的反应时均
快于字面表达版本,达到显著差异,F(1,35);16.
21, <0.01;F(1,35)=18,21,P<0.01;F(1,
35)=14.31,P <0.05。此外,内隐版本和无匹配
版本均慢于新颖匹配版本,F (1,35)= 5.27,P<
0.05;F (1,35):8.55,P<0.05。但内隐版本与无
匹配版本之间无显著差异,F(1,35)=3。94,P<0.
05。实验3的结果与实验2基本一致。新颖匹配版
本隐喻词的探测时间快于内隐匹配版本和无匹配版
本,说明新颖隐喻的理解更容易进行概念匹配。但
内隐版本和无匹配版本仍快于字面表达版本,证明
这两个版本都进行了概念匹配。
5 综合讨论与结论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这一现象的研
究有利于回答语言是如果理解的这一基本问题[14 J。
本研究通过包含隐喻情况不同的文章版本中概念匹
配情况的探讨,证明了即便不包含任何隐喻表述,语
境本身仍有可能产生概念匹配,从而进一步证实了
惯用隐喻的理解需要进行概念匹配。并且通过修正
了Keysar等人的研究范式,对不同新颖程度隐喻的
理解情况进行了探讨。
根据Keysar等人的观点,人们只有在理解一些
新颖隐喻时才需要进行概念匹配,而惯用隐喻并不
需要。假如这样,在事后判断研究中应当观察到新
颖匹配版本中高的精确匹配现象,但是实际上我们
却观察到了很高的相关匹配。这一方面证明,不能
仅以精确匹配作为概念匹配产生的指标。另一方面
也指出了新颖隐喻更易理解的原因:跟惯用隐喻相
比,新颖隐喻更易进行具体的匹配,从而缩短了理解
加工的时间。
由此,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隐喻是一种思维现象,并不能以具体隐喻语言
的有无作为判断标准,即便上下文不包含任何具体
的隐喻表述,仍有可能产生概念匹配。
隐喻表述的新颖程度是影响概念匹配的重要因
素,但新颖隐喻可能并不需要进行精确的概念匹配,
而是可以通过简化为更为具体的隐喻来进行理解。
6 参考文献
I Xue,Y W .A Study of Conceptual Metaphor:Theory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Journal of Shertzhen University
(Humaniti~ & Social Sciences),2000,17(2):32— 36
2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 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 Lakoff.G.The death of dead metaphor.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1987,2(2):143— 147
4 Gibbs, R W . Why many concepts are metaphorica1.
Cognition,1997,61:309 — 319
5 AIlbritton,D W ,McKoon,G & Gerrig,R J.Metaphor—
based schemas and text representation:Making connections
through conceptual metapho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 and Cognition,1995,21:
612 — 625
6 周榕,黄希庭.时间隐喻的语义层次网络模型研究.心理
科学,2001,24(2):163 — 166
7 Trevor.A H.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from Data to
Th~ry. Second edition. British: Psychology press Ltd,
2001:293 — 294
8 周红民.论隐喻翻译的认知运作方式.外语教育,2004,
5(1):60— 63
9 McGlone, M S. Conceptual metaphors and figurative
I nguage interpretation: Food for thought? Journa1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6,35:544 — 565
10 Ortfdd,H.Co mprehending Idioms Cross— Linguisticall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03,50(3):217—230
11 Keysar, B, Shen, Y. Conventional Language: How
metaphorical Is It?3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0,
43:576 — 593
12 Gibbs, R W . Co mprehending figurative referential
description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
Memory and Co gnition,1990,16:56 — 66
13 Onishi,K H & Murphy,G L.Metaphoric reference:W hen
metaphors are not understood as easily as literal expresions.
Memory& Co gnition,1993,21:763 — 772
14卡梅伦,洛.隐喻的研究与应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30—47
(下转第13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阮昆良等:日常生活事件时间关系推理的初步研究
6 参考文献
1 Friedman,W .J.Memory for time old past even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l13(1):44—66
2 黄巍.中国成人推理月份时间的加工模型.心理科学,
1993,16(2):84—89
3 Huang,W .Reasoning about conventional time as a function
of conventional time systems.Memory & Cognition,1999,
27(6):1080—1086
4 李伯约,黄希庭.周期性时间推理研究.心理科学,2000,
23(4):479~481
5 李伯约,黄希庭.“米制”的时间层次网络结构研究.心理
科学,2002,25(4):410—413
6 Schaeken,W .,Johnson— Laird,P.N,& d’Ydewalle,G.
Mental models and temporal reasoning.Cognition,1996,60:
205—234
7 Vandierendonck, A., & De Vooght, G. Evidence for
mental—mod el based reasoning:A comparison for reasoning
with time and space concepts.Thinking and Reasoning,
1996,2:249—272
8 Schaeken,W ., & Johl2son — Laird,P.N.Strategies in
temporal reasoning.Thinking and Reasoning,2000,6:193
— — 219
9 Carreiras, M., & Santamaria, C. Reasoning about
relations:Spatial and nonspatial problems. Thinking and
Reasoning,1997,3:191—208
10 Qin,Han,Chen.Undergraduates student’s familiarity to
Chinese surnames and forena mes.oRAL presentation at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8
11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心理
学报,2001,33(4):338—343
12 Schaeken.W . d’Ydewalle.G. Tempo ral Deductive
Reasoning.In De Keyser, d’Ydewalle,Vandierendonck
(Eds).Time and the Dynamic Control of Behavior.Hogrefe
& Huber Publishers,1998:361—381
13方格,田学红.小学儿童对日常生活事件时间关系推理能
力的初探.心理学报,2002,34(6):604—610
14黄希庭.时间心理学的若干研究.中国心理学会编,当代
中国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23
15黄希庭,李伯约,张志杰.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的探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2):5—9
A Pilot Study on the Temporal Relation Reasoning of Daily Events
Ruan Kunliang,Huang Xiting
(School of Psych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
Abstract Temporal reason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daily events.This research has two kinds of main
paradigms-- period ical temporal reasoning and temporal relation reasoning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are focused on period ical
temporal reasoning,but riot on temporal relation reasoning .In this study,we explored the tempo ral relation reasoning of daily events
with college students as subjects.The number of models,the number of premises,irrelevant premises,etc.were all considered in the
experiment design.With the two experiment results,we have concluded as follows:The number of mod els,the number of premises,
irrelevant premises,valid or invalid answers to reasoning tasks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time can affect the individual tempo ral
relation reasoning;The reasoning tasks are generally represented in the premises sequence of presentation by subjects.But when a
subject is aware of irrelevant information,the tasks can be represented as a whole,and the multiple-model problem based on four
premises can be dyna mically predigested as one-mod e1.
Key words:temporal relation reasoning,mental mod el,formal rule,daily events
(上接第17页)
The Comprehension of M etaphors in Context:
A Discussion on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M apping
chen nkui,Mo Le ,Zhang Jijia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
Abstract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view holds that any language system consists of a large number of metaphorical expresions ,and
people routinely use conceptual mappings such as“Time is money”and“Argument is war.”in understanding conventional expresions.
But some researchers maintain that conceptual mapping is not necessary during understanding conventional metaphors,except those
non.conventional ones.Our main hypothesis is that i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view is right,even in absence of any obvious metaphor
expresions ,the reader can also acquire conceptual mapping from the long-te.rTn memory system.So the existence of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can’t be the measurement of conceptua1.mapping.Three experiments supported this claim and provided evidence for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view.
Key words:conceptual metaphor view,conceptual mapping,conventional metaphor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我是痞子我怕谁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