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有些情感,总在心灵深处

酒真是好东西,他总是牵引着你,走向你的内心。也许,有些东西是你平日里刻意回避,这个时候,一切都如过眼烟云般回现眼前。于我,这种体验频繁而又迷乱。明知一切伤感的事物如老牛般回咀,十分地无用。可每次都会照旧感慨一番。而很多东西,总是那么直接地到达心灵深处。今夜又醉,回屋小憩,先给母亲一个问候,这是每次醉酒后的心灵慰藉,想和小侄儿聊几句,奈何小东西调皮,说啥也不肯和我说话,笑笑,挂了电话。
       而那些陈年旧事一如城市的喧嚣,不请自来,而我总是由不住地随着这种情绪的牵引,任其无休止地蔓延开去。罢却手头事,进入到慢慢地体味之中,如白居易所言,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记得昨日,到一佛家寺庙,与一僧探讨,我说,佛经的要义在心经。答曰然。又说,心经的要义在八个字: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复曰然。高僧补充道: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此言是也,大道至简,殊途同归。读的圣贤书,做的是庸俗事,修养自然不到家。初读禅宗修炼法,尝试修了白骨观,仅七八天便中断了,因为在这其中我感觉到了心灵冲突的痛苦。性情的自观是由外而内,我之“小我”越来越小,随着思考的深入愈加变小,那种奇妙的感觉让我不知所措,尘缘太深,只好作罢。佛家讲:佛是无事的凡夫。惜夫入世太深,六根不净,无戒无定,遑论得慧。而一旦忘却,佛教的度化在我身上的痕迹却又是那么的深刻与明显。就如今晚醉酒,有一位领导,得了腰间盘突出,腰和脖子都不能自由转动,每与人言,必得整个身子一起动,睹其形状,感同身受。可他端其酒杯来,依然狂饮不误。酒入腐肠,脸红齿白,“白骨观”的感觉上来了,心头一阵感慨:于生活细微处得道。这是“着相”,并且不浅。
       边敲着键盘,边听着凤凰传奇的歌。这是我认为最享受的一种状态,记得以前读大学,躺在三公寓破败而又温馨的宿舍里面读小说,便是最享受的状态,这种状态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也就随之消失了。
大学时爱读论语,痴迷得不行,那种纯粹的精神状态,那种精进的人生理想,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宰着我的行为方式。工作后好几年的所见所闻,我得出的结论是:行论语者制于人,用论语者制人。论语只是符号,孔子也是丧家狗(北大教授李零语,于我心有戚戚焉)。于是读韩非子,深感古人之智慧,高山央央,江水汤汤。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於爱,听於威矣。”见过多少脑满肠肥的领导,属下言必称是,即所谓此,无可奈何哉?无可奈何哉!
       酒后走笔,不成言语,各位方家勿骂!(拱手一圈先)。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我者,虽处江湖之远,必称兄弟也。

有点高深

呵呵,不过倒是值得我们好好捉摸捉摸啊 !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