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亿漂泊在外的80后兄弟,你们还好吗?(转载)
“工作还好吗?最近有没有出差?我和你爸身体还好,你不用担心。今年咱家收成不是很好。你在外面要好好工作,秋天到了,家里都开始凉了,你多穿点衣服。孩子,你一个人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别让妈妈担心。”
手中的电话,此刻感觉沉甸了许多。电话慢慢放下去,一阵惆怅却从心底涌上来。妈妈温馨而细腻的叮嘱声在脑海里回荡,昔日家里其乐融融情景也在此刻浮现……爸爸现在已经用商量和客气的口吻和我说话,俨然已经不再把我当小孩。可在妈妈眼里我永远都是个需要关心的孩子,她对我的爱从未褪色,如果说这世界上真有纯洁的东西,我想那一定是母爱莫属了,虽然现在的母爱只能通过无线电波来传递。我已经不愿再让爸妈为身在外地的我担心,总是把好的消息第一时间报给他们,特别喜欢听到他们欣慰的声音,那也是我最大的欣慰。至于负担和忧愁自己能承担就承担。可对我来说,家的概念离已经有点遥远,可望不可及。窗外是这个城市的夜晚,此刻依然通明灿烂、川流不息,但是这一切与我毫不相干,躺在床闭上眼睛,心里酸楚楚的,孤独、失落……
去年的雪很大,造成交通阻塞,我是在出租屋呆呆的望着积雪过完年的。转眼间大半年又过去了,大学毕业后已经接近两年,也再没有回过家。虽然已经习惯了漂泊在外的日子,可是故乡情结依旧挥之不去。每次夜深、孤独的时候,妈妈的电话都是我在这个城市唯一纯正的温暖。
这事还得扯的远点。毛泽东老人家是理想主义者,他宁愿坚持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也不愿意偏离正常的秩序轨道。而邓小平爷爷是现实主义者,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不是贫穷。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他随手在中国地图上画了一个圈,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开始了。就这样,中国划出了经济特区,对沿海城市等地区进行政策扶植,积极采用各种措施。允许一部分人或地区通过合理的手段先富裕起来,先富裕的人带动后富裕起来的人,从而达到共同富裕,这些语句在初中的政治课堂上就被我们背的滚瓜烂熟。
如今,三十几年过去了,沿海地区经济硕果累累,城市繁华,人们生活富足。中国的很多城市就连外国人也交口称赞,而中国的西部或者农村的社会状态却依然没有太大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剥夺了很多农村的资源和空间,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沿海城市的发展是中国所有地区和人民共同牺牲奉献的结果。随着各种传媒兴起,人们眼界的大开,看到了外面世界的花花绿绿,于是就急迫于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从而出现了一批来到中国沿海的打工者,他们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强烈的渴望。对于他们来说这里就是‘天堂’,这是最初的背井离乡的人。于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活习性受到了冲击,开始像候鸟那样大规模的‘迁徙’。近几年非常流行的一个词:农民工,就是这样产生的。还有多如牛毛的大学毕业生,处境更加尴尬,高不成低不就,徘徊在城市之间,一颗颗失落的心被城市的繁华所掩盖,内心压抑、外表落寞、茫然四顾,明明生活在这里,却又和这里的繁华和无关。
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长大。读高一的时候,开始一个人离开家去县城求学。那时候大概十五六岁吧,做为父母嘛,总是想着让自己的孩子能有个好的未来。由于家乡比较落后,是皖北的农村,落后的地区总有这样的特点:人们的封建思想浓重,眼光停留在从前。尤其是当时正值改革开放成熟期,中国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家乡的老百姓的意识仍然滞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他们的想法就是要千方百计的让孩子们考上大学,只要完成了这个心愿,就等于彻底从农村解放了,就等于光宗耀祖、将来前途无量。另外,老百姓们是确实被农村的困苦生活所累怕了、穷怕了。中国的农民真的很苦,中国农民恐怕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困苦的一个劳动群体了,这也是他们想解脱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别管社会怎么变迁,农民总是身处社会的底层。送孩子读大学,在前些年的确是一条门路,而现在农村的孩子根本不适合再读大学,因为高昂的学费,贬值的学历和艰难的就业……
在外打工的日子感觉很孤独,无法融进这个城市,尤其是警察叔叔隔三差五的主动登门给办暂住证,让我没有一点归属感。每天上班下班,有时候一天也难张嘴说几句话,所好的是这个城市还有散落着几个大学同学,大家周末就在一起玩聚聚,聊聊天,聊天内容无非就是怎么样才赚更多的钱,羡慕羡慕那些有车有房的本地人,以及开着宝马和奔驰的老板。大家言语中都透露着无奈和辛酸。当然,有时候也很焦虑,总感觉是世界是充满机会的,却又无从下手。
家,什么时候能回家?什么时候能享受家的温暖?什么时候能拥有一个家?一个年长的同事这样对我说:“你们这代人担心什么?不就是房子和老婆吗?我告诉你,这些都不是问题,你们是幸运的,这个社会有的是机会。我们很羡慕你们。”我苦笑着回答:“叔叔,你错了。你们根本就不了解处在时代夹缝中的我们。”人生重最重要的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我背井离乡、忍辱负重又究竟是为了追求什么?快乐?幸福?还是浮华的虚荣。
小学和初中,每天都回家三次,每天都能吃到妈妈做的饭。高中,一个月回家一次,每次在家呆两天,回来的时候依依不舍,父母也开始挂念。大学,半年回家一次,家乡开始变的生疏,不知什么时候起父母头上已有了稀疏的白发,心里很伤感。每次回家也倍感亲切,返回时也恨不得三步一回头。现在工作了,一年或者两年才回家一次,对家乡已经有了物是人非的感觉,昔日朋友伙伴都已沦落天涯,有故乡而无故人,只有父母的白发依然,亲情依然。
向所有漂泊在外的80后们问一声好,向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下的全体劳动者们问声好,向所有儿女不能在身边尽孝道的父母们问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