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088
- 帖子
- 13888
- 精华
- 59
- 积分
- 50709
- 阅读权限
- 101
- 在线时间
- 132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2-18
- 最后登录
- 2012-11-14
|
80楼
发表于 2008-11-24 10:18
| 只看该作者
(二)民国蒋氏
由于蒋中正的特殊身份和诸多头衔,导游只好称之为“民国蒋氏”。一来名正言顺;二来不偏不倚。
蒋中正(1887—1975年),字介石,原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中国近代史中曾叱咤风云的人物。中国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
祖父蒋玉表盐贩出身,到了晚年就在镇上开设玉泰盐铺,售卖油、盐等各样货物。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字肃庵,小名明火。生于1842年,卒于1895年,享年54岁。蒋肇聪继承祖业经营盐铺,将盐铺业务推至顶峰,在当地算是薄有势力了。
蒋明火原配徐氏,1877年生蒋介卿,曾担任广东省英德县县长、浙江海关监督、浙江省政府委员等。1936年12月27日病逝。
徐氏去世后,蒋明火娶王采玉(1863—1922年)为填房,1887年10月31日(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生蒋介石。他8岁时父亲就病逝了,在母亲的严格戒律管束下养成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幼年入塾,诵读经史。1903年入奉化凤麓学堂,两年后至宁波箭金学堂就读。1906年初肄业于龙津中学堂,4月东渡日本,入东京清华学校,结识陈其美等人,受到反清思想的影响。年末回国,1907年考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习炮兵。1908年春赴日,入东京振武学校。其间由陈其美引入同盟会,参与反清革命活动。1910年冬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后,他离日回国,追随孙中山,开始了军旅革命生涯。
民国二年(1913年)10月,加入筹建中的中华革命党,11月再渡日本。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宣告中华革命党正式成立,蒋介石被派往上海、哈尔滨协助陈其美从事反对袁世凯的革命活动,多次被袁世凯追杀。1919年,孙中山再次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民国七年(1918年),孙中山命蒋介石赴粤军帮助陈炯明,先后任援闽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和粤军第2支队司令。
民国十一年(1922年),陈炯明叛变,孙中山避难于永丰舰,蒋介石前往随侍,取得了孙中山的信任与器重。1923年,先后任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参谋长和行营参谋长。8月奉孙中山之命,去苏联考察军事。
民国十三年(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建立陆军军官学校,训练革命军队,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军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国共合作期间,任广东革命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曾指挥两次东征。1925年2月第一次东征陈炯明,6月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8月,黄埔军校两个教导团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蒋介石任军长。10月率师第二次东征,全歼陈炯明叛军。
民国十五年(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蒋介石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2月兼任国民革命军总监。
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国民革命军打垮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湘、鄂、赣、闽4省完全光复,并继续向豫、皖、苏、浙进军。蒋介石在率师北伐途中,于1927年发动了“4•12”政变,在各地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12月,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自广州迁往武汉,但蒋坚持要迁都南昌,冀图直接控制。
民国十六年(1927年)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统一党的领导机关决议案》等一系列提高党权、防止个人独裁和军事专制的决议,取消了蒋的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军人部长职务。
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与武汉国民政府对峙。这年蒋介石40岁。同年12月1日与宋美龄结婚,从此与宋子文、孔祥熙联姻,通过他们加强与美国的联系。
民国十七年(1928年),蒋介石任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指挥第一集团军和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对奉军作战。战胜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0月,任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改组国民政府,实行“以党治国”的“训政”。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
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日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短短4个月零18天,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
1931年9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谴责日军侵略。
9月22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向全党指出:“立刻发动与组织广大工农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洲”是党的中心任务,特别在满洲应组织武装力量,“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打击”,并连续多次发表宣言,作出决议,声讨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罪行,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一些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掀起了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北平、上海、南京、天津、杭州、武汉、太原、广州、济南、福州等地的大中学生和市民纷纷集会游行,通电抗日救国,并结队赴南京请愿、示威,要求政府出兵抗日。
“九一八”事变后,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中正撰稿,宣示救国御侮决心。手书期于十年内湔雪国耻:“持其复仇之志,毋暴雪耻之气,兄弟阋墙,外侮其御,愿我同胞,团结一致,在中国国民党领导指挥之下,坚忍刻苦,生聚教训,严守秩序,遵守纪律,期于十年之内,湔雪今日无穷之耻辱,完成国民革命之大业。
中华民国万岁!
三民主义万岁!
中国国民党万岁!”
落款是:中华民国二十年九月二十八日蒋中正
同时手书救国之道誓词:“救国之道,在和平统一,御侮之要,在守法奋斗,统一为和平之基,守法为奋斗之本。望我全国同胞,共同一致,努力于和平统一守法自强二语,以达救国御侮之目的。永为中华民国双十节之誓词,共矢勿渝。”
落款是:中华民国二十年双十节蒋中正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迫于舆论压力的蒋介石在庐山会议中抛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借以平息众怒。同时继续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2月12日,当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这就是著名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最终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建立了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任国防最高委员会主席。在他的统率下,中国军队先后在淞沪、忻口、南京、徐州、武汉、长沙、南昌等地作战,阻滞了日军的疯狂进攻。但由于蒋介石实行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致使中国大片国土相继沦陷。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
淞沪抗战历时3个多月,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共投入12个师团及空军、特种兵部队30余万人的兵力。中国军队先以冯玉祥为总司令,后由蒋介石兼任,共投入70余个师70余万人的兵力,伤亡高达25万人,日军在此役中共伤亡40672人。日本企图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未能实现。
1937年11月1日至4日,日军第3、第9、第101师向上海南翔至曹家渡地区连续猛攻。5日拂晓,日军3个师团在杭州湾登陆,切断沪宁线,对中国守军实行迂回包围,中国军队被迫于9日撤出上海。12日,日军占领上海,上海市区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此战役是抗战以来第一场大会战。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次年1月蒋介石被同盟国推举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随即应驻缅英军请求,派远征军入缅甸支援英美盟军对日作战。1943年参加美、英、中三国开罗会议。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蒋介石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连续三次电邀中共领袖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中共中央于8月23日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抗日战争阶段已经结束,新的阶段是和平建设,应当力争一个和平建设时期,避免内战或使全面内战尽可能地推迟爆发。于是,中共中央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8月28日,毛泽东等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从延安乘专机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整个谈判过程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史称“重庆谈判”。
1946年1月10日,中共代表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代表之间共同商定了关于停止军事冲突的协定,即“停战协定”。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国民党、共产党、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在重庆举行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政协决议”的五项决议案。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宪法》。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撕毁“停战协定”、“政协决议”,调集160万正规军,于1946年6月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在人民解放军有力反击下,头8个月歼敌71万人。1947年3月改为集中兵力向解放区东西两翼的陕北、山东实施重点进攻,不久被粉碎。7月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20日,经国民大会选举出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就任后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国民政府主席一职也改为中华民国总统,“国民政府”至此走入历史。
1948年9月起,解放军接连发动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被迫发表《引退谋和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但他仍在幕后指挥,拒绝接受国共双方代表谈判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乘胜进军,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2月,蒋介石败走台湾。
民国六十四年(1975年)4月15日,蒋介石在台北去世,享年88岁。
蒋介石一生的言论、文电极多,散见于报刊和内部档案。台湾编有他的“全集”、“思想言论总集”等。
据说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对毛泽东和蒋介石有一番评价:“他们的差异既有表面上的,也有深刻的地方。毛懒洋洋地躺在椅子上,像一大口袋土豆被人漫不经心地扔在那里;蒋坐在椅子上,正襟危坐,脊梁骨像是钢造的。毛潇洒自如,谈笑风生;我同蒋见面几次,从来没有见他有任何幽默感。毛的书法龙飞凤舞,字里行间,不拘一格;蒋的书法笔画端正,四四方方,格局分明。讲得深刻一点,他们把中国看成是神圣的,但表现有所不同。两人都爱这国土,但毛要清理掉它的过去,而蒋则要在上面进行建设,取得胜利后,毛简化了中国繁体字,不仅仅是为了促进识字运动,而且是为了扫除每个繁复字体的历史含义。蒋败走台湾时,在逃亡船上腾出空位,运走达40万件古董文物,却把差不多数目的对他忠心耿耿的助手和官兵遗留在大陆。”
不论怎样评价蒋介石,都得承认蒋介石是20世纪中国政坛一位影响深远的人。蒋介石一生最大的功劳就是,保持台湾没有从大陆分离出去,坚决反对“台独”。
蒋介石一生共娶过4位夫人:
第一位毛福梅。毛福梅,学名从青,奉化岩头村人,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11月初九。1901年与时年14岁的蒋介石成亲,一生勤劳贤惠,辛苦持家,支持蒋介石求学从军,1910年生蒋经国。1939年12月12日,日军飞机轰炸溪口,她不幸中弹身亡,时年58岁。
第二位姚怡诚。姚怡诚出生在苏州冶长径河北岸南桥小镇上,乳名阿巧,幼时父母双亡。1912年,认识了名妓手下的女仆姚怡诚,并同居在一起,蒋纬国由她养大,叫她妈妈。蒋介石与姚怡诚分手后,蒋介石为她在苏州营建宅邸,即南园故址。1949年,她在蒋纬国的安排下迁居台湾,1966年病逝。
第三位陈洁如。陈洁如生于1906年,原籍浙江宁波,乳名阿凤。陈洁如是一位纸商的女儿,家境小康。她13岁时进入女子学校上学。她与蒋介石于1921年12月5日在上海大东饭店宴会厅举行了婚礼。这年蒋介石34岁,陈洁如15岁。
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蒋介石与陈洁如办理了正式离婚手续。1971年2月21日,陈洁如在香港寓所里去世,终年65岁。
第四位宋美龄。宋美龄(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3日)祖籍海南文昌县(今海南),中华民国前第一夫人,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宋霭龄、宋庆龄的妹妹。作为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在近代中国历史与对外关系中(特别是对美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宋美龄幼年在家学英文。1910年去美国,后在佐治亚州梅肯威斯理女子大学就读。1920年回国后,参加基督教女子青年会活动。曾在电影审查委员会、童工委员会任职。1927年12月1日,在上海大华饭店同蒋介石结婚,后广泛参加社交、政治活动,并担任一些妇女团体、儿童福利团体的领导职务。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亲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谈判,支持和平解决,使被软禁的蒋介石获释。随后对蒋之政治活动多有襄助,她曾负责当时中国空军之组建。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蒋介石)宋美龄在抗战之际,赴美国募款,并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劝说美国将注意力从欧洲战场转移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为中国赢得了美国的同情。战时,她为国军缝制军服的照片成功地激起许多中国人民的爱国心。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年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任翻译。1948年代表蒋介石去美国求援。国民政府到台湾以后,她曾赴美国居住,后又回到台湾。
1975年蒋介石病逝后不久即去美国就医、定居。1994年后长居纽约,2003年10月24日5时17分在纽约逝世,享年106岁,综其一生,跨越三个世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参战国领袖及夫人中最长寿者。宋美龄去世后与宋子文、宋蔼龄安葬于纽约家族墓园。
(三)代理总统
李宗仁(1891—1969年),广西临桂人,汉族。字德邻。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总负责人。国民党高级将领(陆军一级上将),军事家。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早年就读于广西陆军小学堂、广西陆军速成学校。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民国元年(1912年),考入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民国二年(1913年)毕业后,到南宁将校讲习所任准尉见习官、少尉、中尉队附。民国五年(1916年)投桂军,先后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因战功由排长递升营长。民国十一年(1922年)自任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总司令,后改所部为定桂军。民国十二年(1923年),与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建立联系。10月经李济深、陈铭枢介绍加入国民党。
民国十二年(1923年)——民国十四年(1925年),在孙中山领导的大元帅府支持下,联合黄绍竑、白崇禧之讨贼军,组成定桂讨贼联军,李宗仁任总指挥,先后消灭了旧桂系军阀陆荣廷、沈鸿英部,击退入桂云南军阀唐继尧部,统一了广西,成为新桂系首领。民国十五年(1926年)1月,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曾任国民党湖北省临时政治会议委员、安徽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
民国十七年(1928年)1月,蒋介石重新上台后,被任命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务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武汉分会主席和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参加蒋介石举行的第二期北伐。
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军阀与蒋介石之间爆发蒋桂战争。结果桂系战败,逃回广西。蒋介石以“叛乱党国”的罪名,开除李宗仁党籍,免除本兼各职。
民国十九年(1930年)4月,参加冯玉祥、阎锡山反蒋,被推为中华民国陆军副总司令(总司令阎锡山)兼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由广西进军湖南,支援阎锡山、冯玉祥在中原同蒋介石作战。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11月,继续当选为国民党五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李宗仁、陈济棠发动反蒋事变,成立抗日救国军第一军团,任副总司令(总司令陈济棠),出兵湖南,要求北上抗日。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先后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汉中行营主任,指挥徐州会战诸役。在台儿庄会战中,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日军2万余人的重大胜利,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兼任安徽省政府主席。5月,徐州失守后,率部入鄂,在桐柏山、大洪山创立游击基地,坚持抗战。
民国二十年(1931年)“9.18”事变后,宁粤双方合流。在11月,宁方召开的四全大会上,正式恢复了汪(精卫)、阎(锡山)、冯(玉祥)和李宗仁等348人的党籍。中国国民党从1924年改组到1949年在大陆失败,短短20几年,其开除党籍的事件频频发生。国民党一大51名中央委员,先后被开除党籍的达38人,占74.5%,这种现象在中外政党史上十分罕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5月,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北平行辕主任。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李宗仁当选为中华民国副总统(总统蒋介石)。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精锐主力部队大部被歼,国民党统治面临覆灭命运,蒋介石被迫于1949年1月21宣布下野。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22日,李宗仁就任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上台后本想通过“和谈”,阻止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派代表团到北平谈判,但最后又拒绝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条件《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由于国民党一再坚持“划江而治”,导致和谈破裂,解放战争继续进行。国民政府行政院迁往广州。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令,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3日攻占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结束。蒋介石带领余部逃往台湾省,仍沿用中华民国。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1月20日,李宗仁以就医为名,从南宁乘专机飞往香港。12月,飞往美国。此后,在美国度过了16年流亡生涯。
1950年3月,蒋介石在台湾恢复总统职务。1954年3月,蒋介石正式罢免李宗仁副总统职务。
1956年4月到1965年6月,10年间,先后5次派程思远到北京,晋谒周恩来总理,为回归祖国大陆作准备。
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偕妻郭德洁女士从美国回到北京。在机场发表声明,决定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回国后,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1969年1月30日,因肺炎在北京逝世(关于他的死一说被“革命群众”毒死),享年78岁。
(四)民国首都
南京,自古就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之誉和“钟山龙盘,石头虎踞”之称,别称金陵。自公元229年起,先后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在此定都,约449年,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依据中华民国的相关法律,南京至今仍为中华民国之正式首都,台北为临时首都)。
(1)历经更名。
南京在唐虞夏商时代,属古扬州地域。周武王十三年(约前1122年),地属吴国。东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越相范蠡在此筑越城。东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在此置金陵邑。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废金陵邑,设秣陵县。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改秣陵为建业。
吴黄龙元年(229年),孙权迁都建业,南京首次成为都城。南京在西晋时称临江。西晋灭吴,于太康二年(281年)改临江县为江宁县,这是南京别名江宁的由来。
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在此建立东晋政权,时称建康。
宋永初元年(420年),刘裕取代东晋称帝,仍都建康,以后齐、梁、陈相继以此为国都。隋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平陈,废建康设蒋州。到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改江临县为上元县。
其后,至五代十国时期杨吴武义元年(919年),南京曾先后使用过丹阳、扬州、白下、江宁、上元、建康、踦州等名。杨吴武义二年,改踦州为金陵府。
南唐天祚三年(937年),李昪在金陵建都,改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时称江宁府,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为抗金前线。岳飞、韩世忠曾在此抗金。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入城,改建康府为建康路。元天历二年(1329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取集庆路,改称应天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改应天为南京,南京一名正式载入史册。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南京为京师。清初,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入南京,5月改南京为江南省(包括今江苏、安徽等),应天府为江宁府,领上元、江宁等县。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占江宁。改江宁为“天京”。同治三年(1864年),清军攻陷天京,复改为江宁府。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成立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改江宁府为南京府,废上元、江宁二县。3个月后即迁都北京。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成立国民政府,以南京为首都。改北京为北平。6月1日,南京市政府成立。6月6日置南京为特别市。民国十八年(1929年)6月1日安葬孙中山于南京中山陵,置首都特别市。民国十九年(1930年)更改为院辖市(直辖市)。根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6月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五条,“中华民国国都定于南京”。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1月3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洛阳,同年12月1日还都南京。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西迁陪都重庆,南京为留都。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余万人遇难。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发布还都令,宣布5月5日“凯旋南京”。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军队攻陷南京,国民政府南迁广州,旋迁台北。
南京历史上第一次设市,是在1912年。当时,孙中山定都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江宁府为南京府,并设南京市,隶属于南京府。首任南京市长为马相伯。
马相伯(1840—1939年)中国教育家,爱国人士。原名志德,又名钦善、建常、绍良,改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以字行,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祖籍江苏丹阳,据近代词学大家汪东在民国初年《新闻报》上撰文称“民国初元,南京建临时政府,以先生(指马相伯)为第一任市长,未几引去。袁世凯都宛平,南京遂不设市。”
马相伯,江苏镇江人。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为实现教育救国,他自愿将千亩田产,四千大洋悉数捐出,先后创办了震旦学院和复旦公学。辛亥革命成功后,因其德高望重,孙中山将他聘为南京市长,此时他已70高龄了。
南京市1930年6月27日被列为直辖市(或称院辖市)。民国期间,曾经担任过南京市长的主要有:
1、魏道明(1901—1978年),字伯聪。中国国民党政治人物。江西德化(今九江市)人。早年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民国十五年(1926年)回国,在上海从事律师事务。民国十六年(1927年)任国民政府司法部主席秘书。同年冬任司法部次长、代理部长兼建议委员会常务委员。民国十七年(1928年)任司法行政部部长。民国十九年(1930年)任南京特别市市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行政院秘书长。1941年任驻法国大使。1942年任驻美国大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1947年任国民党“台湾省政府”首任主席。后赴南美洲和美国等地进行考察。1954年回台湾。1963年任台湾驻日本“大使”。1966年任“外交部”部长。1978年5月18日在台北病逝。
2、谷正伦(1889—1953年),字纪常,贵州安顺人。中国国民革命军将领。1905年,谷正伦考进武昌陆军中学,学习三年毕业。这时,正逢清王朝选拔一批青年出国留学,他由此得以东渡日本。到了东瀛,他先在东京振武学校完成基础学业,又到陆军士官学校炮校就读,期间受孙中山、黄兴等人进步思想的影响,参加了同盟会。
民国二年(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谷正伦重返日本原校复读,两年后毕业。谷正伦从日本二次回国。
民国十五年(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副师长兼第一旅旅长,率部北伐克九江。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升任四十军第一师师长。民国十七年(1928年)兼任南京上将戒严司令、首都中将卫戍副司令。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任首都上将卫戍司令、宪兵中将司令、代理南京市市长。
1949年11月,只身经昆明飞香港,又转飞台湾。1950年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1953年11月因病在台北逝世。
3、石瑛(1878—1943年),字蘅青,湖北阳新人。举人出身。曾赴比利时、法国留学。中国同盟会会员,并协助孙中山在欧洲建立了同盟会组织。辛亥革命后回国,任众议院议员。二次革命失败后再赴国外留学。1922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国民党一大中央委员、南京市市长等。有《石蘅青先生言论集》。被人誉为“民国第一清官”。1943年12月4日去世。
4、马超俊(1885—1977年),祖籍台山白沙镇。17岁赴美深造,肄业于旧金山庇鲁机器专门学校。在美国期间,马超俊适逢孙中山到旧金山宣传革命,得致公堂黄三德介绍,他认识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献身革命。
民国初建,马超俊任国会议员。民国六年(1917年)6月,孙中山电召马超俊南下,参加“护法运动”。民国十七年(1928年)任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整理委员、广州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长兼宣传部长、广东省政府委员、农工厅长、建设厅长等职。民国十八年(1929年)任广州市党部执行委员,国民党第三届中央候补执委,同年出席日内瓦国际劳工大会,担任劳方代表。
民国二十年(1931年)5月1日,马超俊膺任欧美各国劳工考察专员,11月任南京市市长。
1935年任国府委员,1937年复任南京市市长。
1938年任中国战时儿童救济会副会长、全国慰劳总会副会长、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副部长。1940年任国民党组织部副部长。1945年抗战胜利,马超俊第三次出任南京市市长。
1949年马超俊去台湾,1969年8月4日患脑血管栓塞症,长期卧病医院,于1977年9月19日在台湾荣民总医院病逝,享年92岁,葬于台北近郊金山富贵墓园。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国民政府内政部公布:全国辖省35个,院辖市12个(南京、上海、北平、青岛、天津、重庆、大连、哈尔滨、汉口、广州、西安、沈阳),行政督察区209个,县2016个,省辖市57个,设治局40个,管理局1个,蒙旗132个,相当省级的地方1个(即西藏)。
(2)今之南京。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古称金陵,简称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江苏省西南部。东距上海市300余公里。介于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之间。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州;南靠宁镇丘陵;西倚皖赣山区;北连江淮平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总面积6582.3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4723.0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
南京境内山峦起伏,河湖纵横,平均海拔20~25米。长江横卧城北,秦淮蜿蜒城南,钟山盘绕城东,清凉山雄踞城西,自古就又有龙蟠虎踞之称,亦称“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郊有固城湖、石臼湖、秦淮河;北郊有滁河;城内有玄武湖、莫愁湖等,构成丰富的水系。城外有紫金山、将军山、祖堂山、牛首山、栖霞山、汤山、青龙山、黄龙山、祖堂山、云台山、灵岩山、方山、吉山、老山、茅山等群山环抱;城内有富贵山、九华山(覆舟山)、鸡笼山(北极阁)、清凉山、狮子山、幕府山等点缀,形成了一个容山水城林为一体的城市特征。
南京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暖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4°,年均降水量1106毫米。这一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之历代的绿化努力,使南京享有“绿城”之誉。
孙中山在其《建国方略》中评价南京的地理环境时说:“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诚难觅此佳境也。而又恰居长江下游两岸之最丰富区域之中心,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