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088
- 帖子
- 13888
- 精华
- 59
- 积分
- 50709
- 阅读权限
- 101
- 在线时间
- 132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2-18
- 最后登录
- 2012-11-14
|
58楼
发表于 2008-11-24 10:09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建文皇帝生死之迷
朱棣占领了南京,进入皇宫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后来发现了一具烧焦的尸体,那个人是建文帝吗?建文帝的到底是被烧死了,还是逃走了?
有人说朱棣后来当了22年皇帝,至少有21年半,都在考虑建文帝的事情,这是他的心病。然而直到他死,建文帝的下落终成为一件悬案。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还是象传说中说的那样—建文帝乔装成和尚逃离南京了。
当时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能说皇帝已死于大火之中,否则,朱棣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因为国不能一日无君啊,何况他也是朱元璋的嫡出之子。
当年皇宫的那场大火被扑灭之后,找到的那具被烧焦的尸体连明成祖自己也不能认定就是建文帝,与此同时,建文帝所使用的宝玺也毫无踪影。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京城里传说很多,有的说建文帝并没有死,趁宫里起火混乱的时候,带着几个侍从太监从地道里逃出城外去了,使明成祖不得不怀疑。他最担心的就是建文帝在别的地方重新召集人马,用朝廷的名义讨伐他。于是他派心腹大臣,到各地去秘密查问建文帝的下落,并以求神仙的名义去找。这一找,就找了20多年。明成祖又想到,建文帝会不会跑到海外去呢?于是派郑和七下西洋,一来到国外宣扬国威;二来顺便打听建文帝的下落。
《明史•列传•胡濙》记载:“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还。所至,亦间以民隐闻。”朱棣一直怀疑建文帝逃亡,于永乐五年(1407年)派遣户科都给事中胡濙,以寻访仙人张邋遢(张三丰)为名,暗中侦查建文帝的踪迹。永乐十四年(1418年)回朝。永乐十七年(1421年),复出江苏、浙江、湖、湘诸府。永乐二十一年(1425年)回朝后,把打听到的民间隐秘与传闻,向皇帝报告。终于使他(朱棣)的怀疑冰释。《明史•列传•胡濙》如此写道:“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大家看看,朱棣如果相信建文帝已经自焚而死,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明清史专家孟森在《建文逊国事考》中说:如果建文帝已经自焚而死,“何必疑于人言,分遣胡濙、郑和辈,海内海外,遍行大索,大索至二十余年之久?”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问题,一直是个千古之谜。1402年,燕王朱棣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燕兵攻陷了京师(今江苏南京),朱棣杀入皇城时,宫内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已经自焚而死。另一种说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其实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并不重要也无关紧要,因为第一历史永远无法重现,只要说得有理,符合逻辑,更多人能够接受就可以了。
《太宗实录》中的记载为自焚而死。
(1)自焚说。建文四年(1402年)6月13日,朱棣从金川门攻入京师(南京),建文帝在宫中举火自焚。《太宗实录》中记载,燕王进入金川门后,建文帝也想出来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于是与皇后一起闭宫自焚。朱棣看到宫中火起,急忙命人前来抢救,可惜没有来得及。从灰烬中找到建文帝烧焦的尸体,燕王朱棣不胜悲戚,抚尸痛哭,说他只是前来帮助皇帝的,是效仿周公辅政的,你又何必自寻死路呢?事后,朱棣备礼以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辍(chuò)朝三日。
对于这一说法,导游并不赞成。原因有二:第一,《太宗实录》肯定是朱棣的臣子所记,他们只会标榜主子,而不会贬低主子,同时又要在真相面前说得过去,所以让建文帝死最能让朱棣开脱篡夺皇位之罪。第二,礼葬建文帝。既然是礼葬,得给死者些称号、名誉。在古代对皇帝来说一是要追封谥号、庙号。二是要有一定的安葬规格和程序。当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为掩饰他杀兄害弟的罪名,遂决定礼葬李建成、李元吉。并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曰“隐”;李元吉为海陵王,谥曰“剌”。据说朱棣为让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而死,曾作有祭文,并说按照皇帝规格下葬。但是建文帝的坟墓在什么地方,却没有人知道。有人认为,当时建文帝出逃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出逃一说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继而各种消息也传开了,以致朱棣不惜代价地进行暗地寻找,以消他心头之患。为什么不公开寻找呢,如果建文帝还活着,对他的皇位是直接的威胁,他就成了一个篡位的小人,他的江山将不保。
(2)出逃说。
建文帝下令纵火后,自己与少数随从从地道中逃出,乘船潜往云南,削去头发,改换僧装,自号应文,浪迹天涯。朱棣闻讯后,一直怀疑建文帝仍活在世上,可能逃亡海外,将成后患,便命太监郑和率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寻找,同时借以宣扬国威,交通各国,结果仍然未找到他的踪迹。有人说,建文帝离宫后出家为僧,云游四方。有诗云:“阅罢楞言磐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嶂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鸟早晚朝。”此诗说的似乎就是建文帝。
《明史纪事本末》有很长一段话,记述了建文帝从宫内地道出逃的详细经过。
(附,《明史纪事本末》记载说:“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门失守,长吁,东西走,欲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曰:“不如出亡。”少监王钺(yuè)跪进曰:“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qiè),曰:‘临大难,当发。’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齐言:“急出之!”俄而舁(yú)一红箧至,四围俱固以铁,二锁亦灌铁。帝见而大恸,急命举火焚大内,皇后马氏赴火死。程济碎箧,得度牒三张,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袈裟、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朱书箧内:“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帝曰:“数也!”程济为帝祝发。吴王教授杨应能愿祝发随亡,监察御史叶希贤毅然曰:“臣名贤,应贤无疑。”亦祝发。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矢随亡,帝曰:“多人不能无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势必穷诘;有等妻子在任,心必萦系,宜各从便。”御史曾凤韶曰:“愿即以死报陛下!”帝麾诸臣,大恸,引去若干人。九人从帝至鬼门,而一舟舣(yǐ)岸,为神乐观道士王升,见帝,叩头称万岁,曰:“臣固知陛下之来也。畴昔高皇帝见梦,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门,升导至观,已薄暮矣。俄而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同至)
意思是说:朱棣的兵马从金川门(南京下关,1957年已拆除)入城,建文帝见大事不妙,想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说:不如逃走。当年太祖升天时留下一个盒子说:大难临头拿出来,藏在先殿里。打开盒子,里面有袈裟、帽、鞋、剃刀俱备,还有白金十锭,建文帝等立即削发,打扮成僧人,有9人随建文帝从暗道逃出皇宫,乘舟至太平门。一行人开始了流亡生涯。建文帝交代,今后互相以师弟称呼,不必拘泥君臣之礼。兵部侍郎廖平建议,随从不必多,更不可多,挑选没有家室之累又有膂力5人足够,其余遥为应援。当场决定杨应能、叶希贤称为比丘,程济称为道人,这3人左右不离建文帝;其余6人往来道路,运送衣食。第一站来到吴江县的史彬家中。8月16日,建文帝与两位比丘、一位道人同行,其余人等星散。10月,来到襄阳的廖平家。获悉跟踪者也已到此,大家商议后便决定前往云南。
明成祖派遣户科都给事中胡前往西南地区,打着探寻道教宗师张三丰(即张邋遢)的幌子,其实是为了侦查建文帝的下落。消息传来,建文帝决定遁迹深山。
永乐八年(1410年)3月,工部尚书严震以出使安南(即今越南)的名义,至云南秘密探访建文帝的踪迹。某一天,严震偶然在云南道中遇到建文帝,两人相对而泣。建文帝问他:你准备怎么处置我?严震回答:皇上请便,臣自有办法。夜间,严震自缢于驿站。建文帝见踪迹暴露,再次躲进白龙山。
长期的野外生活,使得他身心疲惫,颜色憔悴,面容枯槁。到了夏天,又患上痢疾,但因害怕被发现,不敢出山觅食、求医,狼狈到了极点。这时史彬等3人赶来,境况顿时改善。几天后,3人离别,抱头痛哭一场。建文帝交代,今后不必再来,一则道路艰险,二则关津盘查严密。
建文帝究竟是自焚而死,还是由密道逃离皇宫去了他乡呢?史学专家对此各执一词,600多年来尚无定论。清人编修《明史》之时,明史馆中诸史臣即对此意见不一。有人认为,随着对建文帝出亡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史料掌握的不断增多,相信建文帝未自焚而是出亡的人渐多。
其实,迄今为止,任何人的研究都没有离开《明史•恭闵帝本纪》中的表述的范畴: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恩恩知府岑瑛闻于朝。按问,乃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人杨行祥,年已九十余,下狱,阅四月死。同谋僧十二人,皆戍辽东。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
下面几种说法大都源出于此:
一是避难云南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根据当地资料记述,建文帝从宫中出逃后,来到了云南。当时镇守云南的,是镇国公沐英的三儿子沐晟。建文帝从小和沐晟要好,到了昆明后,找到了沐晟,沐晟和建文帝从小情同手足,但迫于明成祖朱棣的权势,只好采取了折中的办法,把他偷偷送到离昆明100公里的武定府,让知府萨周妥为护卫,萨周于是就把建文帝安排到了山高林茂、非常利于隐蔽躲藏的狮子山。
在朱棣死后,建文帝年纪也大了,思乡心切,心想在位的正统皇帝是晚辈,不应该有加害之理,就取道回京。当时,正统帝难辨其真假,就让先前侍奉过建文帝的太监来辨认。建文帝一口就叫出那太监的名字,并说出该太监在宫中一次吃饭时掉了块鹅肉,急得自己趴着吃了的情景,太监大惊,断定他就是建文帝。正统皇帝就将建文帝迎到西宫奉养。一年后建文帝病故,享年64岁。
二是避难贵州说(“黔”)。建文帝出逃后,曾在贵阳题过两首诗,这与他后来所作的诗文相对照,可判定他到过贵州。据了解,在《明史纪事本末》一书中,曾多次记载他落魄的情形。其中,书中记述他曾到贵州金竺(今贵阳)长官司罗永庵,在庵壁上题诗两首,慨叹自己的流亡生活。
其一为:“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紫薇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其二为:“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瘴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乌早晚朝。”
后来,据说建文帝回到了京城,又作诗一首: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在这首饱含沧桑的诗中,曾提到“西南”一词。如把“西南”与前两首诗的所题之地相对应来看,建文帝无疑到过贵州。
三是避难四川说(“巴、蜀间”)。青川华严庵确为明代建文帝在四川的避难所,四川省文物考古所、四川大学的资深专家学者们实地考察后这样认为。华严庵位于青川县青溪镇以南7.5公里的莲花山上,占地面积超过100亩,东西两面是草木丛生的山沟,西侧山沟内有巨石垒砌的双层中空明代石墙。
四是避难江苏说(江苏吴县说)。《文汇报》的记者徐作生亲自到江苏吴县去考察,发现了建文帝出亡时遗留下的一些遗迹、遗物,并结合文献资料,认为建文帝当年藏于吴县普济寺内,不多久姚广孝归隐禅寺,在姚广孝的监护下,建文帝隐藏于穹窿山皇驾庵,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病殒(yǔn)于此,终年46岁,葬于庵后山坡上。
五是避难江西说,明建文四年(1402年),应天(今南京)发生“金川之变”,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率军攻入京城,建文帝神秘失踪。现有人考证出了湘潭锦石何氏始祖何必华即是明建文帝朱允文,建文大将何福直接策划和组织了救主行动。永乐二年(1404),何福之弟何禄,携子魁二、魁五与何福季子魁六,祖籍湘潭、原任左军都督顾成之孙顾兴国,战殁鄱阳湖的旗武将军齐成之子、千户齐兴(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宗族之始迁湘潭祖),护送建文帝朱允文由江西抚州临川来湘潭,护送人的眷属亦在随行之列。朱允文始藏银塘,先后移居县城东隅之金泥湾和西乡之碧泉,改姓名为何必华,字汝川,娶银塘四甲土著何氏何惠之长女为妻,终年87岁。
还有一个比较有力的说法。一位高僧名溥洽者,为帝剃度,此说见于正史,《明史•姚广孝传》:“初,帝(朱棣)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给事中胡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余年,至是,帝(朱棣)以广孝言,即命出之。”这是建文帝出家遁去,最有力的一个证据。成祖为绝天下人怀念故主之心,明知建文帝未死,而故意说他阖宫自焚;这样就不能承认建文帝做了和尚,自然也不能课溥洽以私助建文帝出亡的罪名,因而“以他事”收捕溥洽下狱。
另外,近几年有人自称建文帝后人,献出《让氏家谱》,称建文帝通过地道逃离南京,假扮僧道,云游各地,后隐居于武昌,死后就葬在武昌洪山。当然,这一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此外,还有避难浙江说、青海说、泉州说等等。可以看出许多“说”都是基于《明史•恭闵帝本纪》中的表述,从中衍生出来的,有的纯属民间传说。
导游认为,这些说法都是说说而已,认真不起来,也没必要去认真。但是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那就是建文帝的自焚说、出逃说,与朱棣身世的后出(即皇后所生)、妃出(妃子所生),有相应的关系。凡是认为朱棣是后出的,一般同意建文帝的自焚说,这样谁都无话可说,一了百了,朱棣作为朱家的正宗血统,继皇位无可争议。建文帝自焚死了,死无对证,也决不会有人前来讨伐朱棣。这也是朱棣最愿意看到的结果。凡是认为朱棣是妃出的,一般接受建文帝的出逃说,希望建文帝活着,伺机重率讨虏大军,夺回失去的皇位。
有人提出了这样一种假设:那就是在城破之前,朱棣完全有可能派人对建文帝进行暗杀,这样最有利于他登上皇位。因为只有建文帝的死才能让他才有机会登上皇帝的宝座,因为朱棣发动的是“靖难之役”,打的是“清君侧”的大旗,如果建文帝还活着他最多也只个辅政大臣,如果他废掉建文帝,自己再做皇帝,他就真正成了乱臣贼子,会遭到天下的反对;如果留着建文帝,尽管是让他做傀儡皇帝,自己掌握实权,朱棣也决不会甘心,自己辛辛苦苦打到南京,目标就是做皇帝,而决不会甘心仅仅作个权臣。可以这样想象,深谋远略的朱棣在攻打南京前就已经考虑好处置建文帝的最佳方法,那就是在城破时派一只心腹的小部队趁混乱闯进皇宫,杀死建文帝,再造成建文帝自焚的假相,再宣告天下,然后就可以打着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幌子,堂而皇之的做皇帝去了。
大家不妨想一想,这种可能性存不存在?会不会永远无人知晓?如果某人做了一件事情能够做到永远无人知晓,那么,任何我们不知晓的事情都可能存在,也就是说,后人对建文帝的任何一种猜测和判断都可能是正确的。显然这种推断也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