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乒乓世界冠军排行 [打印本页]

作者: 闻草    时间: 2005-5-7 08:08     标题: 乒乓世界冠军排行

 5月6日上海消息,第48届世乒赛战幕终于落下,中国军团再次上演包揽五个单项冠军的好戏。凭借在女双夺冠,王楠追平了邓亚萍18个女子世界冠军的纪录;孔令辉也已一个男双冠军追平了刘国梁11个男子世界冠军的纪录。以下是国乒世界冠军榜(作红为现役国手):

男子:
1、刘国梁(11次)
1994年第3届世界杯男单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男团
1996年第17届世界杯男单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男单、男双
1997年第44届世乒赛男团、男双、混双
1999年第45届世乒赛男单、男双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男团
2、孔令辉(11次)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男团、男单
1995年第16届世界杯男单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男双
1997年第44届世乒赛男团、男双
1999年第45届世乒赛男双
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男单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男团
2003年第47届世乒赛男团
2005年第48届世乒赛男双
3、王涛(9次)
1991年第41届世乒赛混双
1991年第2届世界杯男团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男双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男双、混双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男团、男双、混双
1997年第44届世乒赛男团
4、马琳(8次)
1999年第45届世乒赛混双
2000年第21届世界杯男单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男团
2003年第47届世乒赛混双
2003年世界杯男单
2004年第47届世乒赛男团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男双
2004年世界杯男单  
4、庄则栋(8次)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男团、男单
1963年第27届世乒赛男团、男单
1965年第28届世乒赛男团、男单、男双
1971年第31届世乒赛男团
4、郭跃华(8次)
1977年第34届世乒赛男团
1980年第1届世界杯男单
1981年第36届世乒赛男团、男单
1981年第3届世界杯男单
1983年第37届世乒赛男团、男单、混双
7、王励勤(8次)
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男双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男团、男单、男双
2003年第47届世乒赛男双
2004年第47届世乒赛男团
2005年第48届世乒赛混双、男双
7、梁戈亮(6次)
1971年第31届世乒赛男团
1973年第32届世乒赛混双
1976年第33届世乒赛男团
1977年第34届世乒赛男团、男双
1979年第35届世乒赛混双
7、江嘉良(6次)
1983年第37届世乒赛男团
1984年第5届世界杯男团
1985年第38届世乒赛男团、男单
1987年第39届世乒赛男团、男单
10、陈龙灿(5次)
1985年第38届世乒赛男团
1986年第7届世界杯男单
1987年第39届世乒赛男团、男双
1988年第24届奥运会男双
10、马文革(5次)
1989年第10届世界杯男单
1991年第2届世界杯男团
1992年第13届世界杯男单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男团
1997年第44届世乒赛男团
12、徐寅生(4次)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男团
1963年第27届世乒赛男团
1965年第28届世乒赛男团、男双
12、李富荣(4次)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男团
1963年第27届世乒赛男团
1965年第28届世乒赛男团
1971年第31届世乒赛男团
12、张燮林(4次)
1963年第27届世乒赛男团、男双
1965年第28届世乒赛男团
1971年第31届世乒赛混双
12、李振恃(4次)
1976年第33届世乒赛男团
1977年第34届世乒赛男团、男双
1981年第36届世乒赛男双
12、谢赛克(4次)
1981年第36届世乒赛男团、混双
1983年第37届世乒赛男团
1985年第38届世乒赛男团
12、蔡振华(4次)
1981年第36届世乒赛男团、男双
1983年第37届世乒赛男团
1985年第38届世乒赛混双
18、阎森(3次)
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男双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男双
2003年第47届世乒赛男双
18、陈新华(3次)
1985年第38届世乒赛男团
1985年第6届世界杯男单
1987年第39届世乒赛男团
18、王浩(3次)
1987年第39届世乒赛男团
1991年第2届世界杯男团
1994年第3届世界杯男团
18、吕林(3次)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男双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男双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男双
18、丁松(3次)
1994年第3届世界杯男团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男团
1997年第44届世乒赛男团
23、刘国正(2次)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男团
2004年第47届世乒赛男团
23、容国团(2次)
1959年第25届世乒赛男单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男团
23、郗恩庭(2次)
1971年第31届世乒赛男团
1973年第32届世乒赛男单
23、王会元(2次)
1981年第36届世乒赛男团
1985年第38届世乒赛男团
23、滕义(2次)
1987年第39届世乒赛男团
1987年第8届世界杯男单
23、韦晴光(2次)
1987年第39届世乒赛男双
1988年第24届奥运会男双
23、秦志戬(2次)
1994年第3届世界杯男团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混双
23、王皓(2次)
2004年第47届世乒赛男团
2005年第48届世乒赛男双
30、陈杞(1次)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男双
30、王传耀(1次)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男团
30、王家声(1次)
1963年第27届世乒赛男团
30、王志良(1次)
1963年第27届世乒赛男双
30、周兰荪(1次)
1965年第28届世乒赛男团
30、李景光(1次)
1971年第31届世乒赛男团
30、李鹏(1次)
1976年第33届世乒赛男团
30、许绍发(1次)
1976年第33届世乒赛男团
30、陆元盛(1次)
1976年第33届世乒赛男团
30、黄亮(1次)
1977年第34届世乒赛男团
30、王俊(1次)
1977年第34届世乒赛男团
30、施之皓(1次)
1981年第36届世乒赛男团
30、范长茂(1次)
1983年第37届世乒赛男团
30、惠钧(1次)
1987年第39届世乒赛混双
30、谢超杰(1次)
1991年第2届世界杯男团
30、张雷(1次)
1991年第2届世界杯男团
30、林志刚(1次)
1994年第3届世界杯男团

女子:
1、邓亚萍(18次)
1989年第40届世乒赛女双
1990年第1届世界杯女团
1991年第41届世乒赛女单
1991年第2届世界杯女团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女单、女双
1992年第2届世界杯女双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女团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女团、女单、女双
1995年第4届世界杯女团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女单、女双
1996年第1届世界杯女单
1997年第44届世乒赛女团、女单、女双
2、王楠(18次)
1997年第44届世乒赛女团
1997年第2届世界杯女单
1998年第3届世界杯女单
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女单、女双
2000年第45届世乒赛女团
2000年第27届奥运会女单、女双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女团、女单、女双
2003年第47届世乒赛女单、女双、混双
2003年世界杯女单
2004年第48届世乒赛女团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女双
2005年第48届世乒赛女双
3、乔红(11次)
1989年第40届世乒赛女单、女双
1990年第1届世界杯女团
1991年第2届世界杯女团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女双
1992年第2届世界杯女双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女团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女团、女双
1995年第4届世界杯女团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女双
4、张怡宁(11次)
2000年第45届世乒赛女团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女团
2001年世界杯女单
2002年世界杯女单
2003年第47届世乒赛女双
2004年第47届世乒赛女团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女单、女双
2004年世界杯女单
2005年第48届世乒赛女单、女双
5、李菊(8次)
1997年第44届世乒赛女团
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女双
2000年第45届世乒赛女团
2000年第4届世界杯女单
2000年第27届奥运会女双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女团、女双
2004年第48届世乒赛女团
6、曹燕华(7次)
1979年第35届世乒赛女团
1981年第36届世乒赛女团、女双
1983年第37届世乒赛女团、女单
1985年第38届世乒赛女单、混双
6、刘伟(7次)
1991年第41届世乒赛混双
1991年第2届世界杯女团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女双、混双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女团、混双
1995年第4届世界杯女团
8、林惠卿(5次)
1965年第28届世乒赛女团、女双
1971年第31届世乒赛女单、女双、混双
8、葛新爱(5次)
1976年第33届世乒赛女团
1977年第34届世乒赛女团
1979年第35届世乒赛女团、女单、混双
8、张德英(5次)
1977年第34届世乒赛女团
1979年第35届世乒赛女团、女双
1981年第36届世乒赛女团、女双
8、陈子荷(5次)
1989年第40届世乒赛女团
1990年第1届世界杯女团
1991年第41届世乒赛女双
1991年第2届世界杯女团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女团
8、杨影(5次)
1995年第4届世界杯女团
1997年第44届世乒赛女团、女双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女团、混双
13、张立(4次)
1976年第33届世乒赛女团
1977年第34届世乒赛女团
1979年第35届世乒赛女团、女双
13、童玲(4次)
1981年第36届世乒赛女团、女单
1983年第37届世乒赛女团
1985年第38届世乒赛女团
13、戴丽丽(4次)
1983年第37届世乒赛女双
1985年第38届世乒赛女团、女双
1987年第39届世乒赛女团
13、耿丽娟(4次)
1983年第37届世乒赛女团
1985年第38届世乒赛女团、女双
1987年第39届世乒赛混双
17、郑敏之(3次)
1965年第28届世乒赛女团、女双
1971年第31届世乒赛女双
17、陈静(3次)
1987年第39届世乒赛女团
1989年第40届世乒赛女团
1988年第24届奥运会女单
17、高军(3次)
1990年第1届世界杯女团
1991年第41届世乒赛女双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女团
17、乔云萍(3次)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女双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女团
1995年第4届世界杯女团
21、胡玉兰(2次)
1973年第32届世乒赛女单
1976年第33届世乒赛女团
21、倪夏莲(2次)
1983年第37届世乒赛女团、混双
21、何智丽(2次)
1985年第38届世乒赛女团
1987年第39届世乒赛女单
21、李惠芬(2次)
1987年第39届世乒赛女团
1989年第40届世乒赛女团
21、孙晋(2次)
2000年第45届世乒赛女团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女团
26、郭跃(2次)
2004年第47届世乒赛女团
2005年第48届世乒赛混双
26、牛剑锋(1次)
2004年第47届世乒赛女团
26、邱钟惠(1次)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女单
26、梁丽珍(1次)
1965年第28届世乒赛女团
26、李赫男(1次)
1965年第28届世乒赛女团
26、李莉(1次)
1973年第32届世乒赛混双
26、郑怀颖(1次)
1976年第33届世乒赛女团
26、杨莹(1次)
1977年第34届世乒赛女双
26、朱香云(1次)
1977年第34届世乒赛女团
26、黄俊群(1次)
1981年第36届世乒赛混双
26、齐宝香(1次)
1981年第36届世乒赛女团
26、沈剑萍(1次)
1983年第37届世乒赛女双
26、焦志敏(1次)
1987年第39届世乒赛女团
26、胡小新(1次)
1989年第40届世乒赛女团
26、王晨(1次)
1997年第44届世乒赛女团
26、邬娜(1次)
1997年第44届世乒赛混双
26、张莹莹(1次)
1999年第45届世乒赛混双
26、王辉(1次)
2000年第45届世乒赛女团
作者: 闻草    时间: 2005-5-7 08:11     标题: 中国队世乒赛战绩

 在1926年至2005年举行的485世乒赛中,共产生了330枚金牌,中国队获得了其中的100.5项冠军,名列榜首。

  金牌总数:中国(100.5枚)、匈牙利(69枚)、日本(47枚);

  男团(斯韦思林杯):中国(14枚)、匈牙利(12枚)、日本(7枚);

  女团(考比伦杯):中国(15枚)、日本(8枚)、罗马尼亚(5枚);

  男单(圣-勃莱德杯):中国(13枚)、匈牙利(10枚)、日本(9枚);

  女单(吉-盖斯特杯):中国(16枚)、匈牙利(10枚)、日本(7枚);

  男双(伊朗杯):匈牙利(13.5枚)、中国(12枚)、捷克(6枚);

  女双(波普杯):中国(15.5枚)、匈牙利(8.5枚)、罗马尼亚(4.5枚);

  混双(兹-赫杜塞克杯):匈牙利(15枚)、中国(15枚)、日本(7枚)。

  中国队从1953年开始参加第20届世乒赛。在1959年第25届世乒赛上,容国团夺得男单冠军,这也是中国人首次获得世界冠军。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中国队首次在中国举行的世界大赛中第一次夺得男团冠军;邱钟惠夺得女单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

  1965年第28届世乒赛,中国女队第一次捧回女团冠军。

  从第26届世乒赛开始,庄则栋连续3届夺得男单冠军。

  第41届到43届世乒赛,王涛/刘伟蝉联3届混双冠军。

  第41届至44届世乒赛,邓亚萍3次夺得女单冠军,3次夺得女双冠军,3次夺得女团冠军,她的世界冠军头衔共有18个。

  第43届至45届世乒赛,直板快攻选手刘国梁获得男团、男单、男双和混双全部4个项目的冠军。

  第45届到47届世乒赛,王楠三次夺得女单冠军,在第48届世乒赛上夺得女双冠军后世界冠军总数也达到18个,追平邓亚萍。

  在第28、33、34、36、37、38、39、43、44、46、47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在男团和女团两个项目中共11次同时登顶。

  第37、38、39、44、45、47届世乒赛上,中国选手均夺得6项冠军。

  1981年第36届、1995年第43届和2001年第46届世乒赛,中国选手三次包揽7个项目冠军。
作者: 闻草    时间: 2005-5-7 08:14     标题: 世乒赛经典之战回顾:魔术师张燮林削倒第三天皇

  张燮林最为经典之作,是1963年第27届世乒赛上,大战日本名将荻村。

  荻村是第21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在第23届世乒赛上,曾一举夺下男团、男单、男双3项冠军,受到日本舆论的一致赞扬,又在第24届到26届世乒赛上,夺得两届男团、3次混双  


   


和一次男双冠军,有“第三天皇”之称。“第一天皇”自然是裕仁,“第二天皇”乃是大导演之一的黑泽明。此可见荻村名声之显赫。

  这场比赛一交火,荻村连珠炮似地向张燮林发难,以5比0领先。这种气势,令中国队暗暗叫苦,队友们暗暗为他打气:沉着冷静,以智取胜。果然,张燮林沉着稳健,英勇善战,比分慢慢地追了上来,后来居然以21比18反超对手,先拔头筹。

  两次易地之战,战成2比2。

  鹿死谁手,仍难预料,全场气氛十分紧张。已连续鏖战6场的张燮林体力消耗很大,可他仍然奋不顾身地全力拼杀!不久以10比2领先。

  在这场势均力敌的决赛中,能相差8分吗?日本“第三天皇”荻村可不管暂时落后的险境,依然稳扎稳打,镇定自若地用带上旋的拉球拦住对手,不让张燮林在削球中进行旋转变化。张燮林见状,大胆改变战术,在逼削一板对方反手之后,等荻村将球拉起,来个下旋。久经沙场的老将荻村急忙改用搓球回击。岂料,这正中了张燮林设下的陷阱,他使用两面不同性能的球拍,一个转球搓去,跟着势如雷电般猛杀一板,越来越顺,以20比13领先。

  最后一个球更是精美绝伦。张燮林发球后,荻村接发球拦击他的反手。好一个张燮林,竟不搓不削,用拍一挡,然后风驰电掣般抢攻一板,迫使荻村打回高球,球仿佛从云头落下,在张燮林的台面上高高弹起。

  啊!人们齐声惊喊,为他出了一身冷汗。

  说时迟,那时快,张燮林一个箭步,球拍、手、整个身体,随着他一喊,冲上去猛地反手一击,打中了荻村的空档,以21比14,把最后一名外国强手挤出男单4强,立下赫赫战功。

  对于张燮林精湛的技艺,新闻界给予他“魔术师”的美称。

  更有趣的是,鉴于张燮林对削球作出的杰出贡献,1965年第28届世乒赛后,美国老将迈尔斯串联绍勒尔发起成立“张燮林俱乐部”,迈尔斯还让张燮林在旅行皮箱上写上“张燮林”3个大字留作纪念。
作者: 闻草    时间: 2005-5-7 08:17     标题: 李富荣=美男子+轰炸机--第28届世乒赛回顾

  1965年4月,前南斯拉夫的卢尔亚那,第28届世乒赛中国和日本的男子团体决赛正在上演。

  中国队有三员虎将出场———“小老虎”庄则栋、“魔仗”张燮林和“轰炸机”李富荣。日本队派出木村兴治、高桥浩与小中健。这六名战将,功夫个个了得,打法怪异,各有绝招。唯独李富荣采用的是传统的左推右攻的打法。




   


  此前,有舆论认为,中国队的近台快攻左推右攻已经过时。这次大赛,中方派李富荣上场,也想鉴定一下这种打法到底灵不灵。

  第一盘,张燮林战高桥浩,后者以二比一获胜。中国队开局不利,重担一下子压在了李富荣的肩上。

  李富荣身材瘦小,而这位前日本冠军小中健却身高马大。开战后,比分交替上升,场面激烈精彩,观众掌声如潮。关键时刻,李富荣仍然果敢地强攻,以21比18夺下首局。

  在第二局的比赛中,李富荣以18比17领先,随后小中健反以19比18超出。可机灵的李富荣也看出对手中路的破绽,使出侧身攻这一“杀手锏”,一连三板侧身重扣,拿下了这一局。

  ……

  李富荣第二次出场时,中国队在盘数上以3比2领先,这次胜负关系到整个战局。而他的对手———木村,被公认为最难对付的拦路虎。一开战,木村气势逼人,侧身猛拉弧圈球连连得手,以20比16领先。中国队各个战将的心已经提到嗓子眼了,再失1分,李富荣就……人们想到此地,便不敢想下去了。

  这真是一场风暴雷电之战,双方近台对中台,李富荣毕竟在速度上占了上风,相持几个回合,木村终于败下阵来。

  第二局,实力雄厚的木村以21比15扳回一局。在决胜的第三局大战中,李富荣如轰炸机般不停地进攻,扫射,几乎完全压倒了木村,以21比11轻取。

  由于李富荣连胜两场,加上队友的努力,中国队以5比3战胜了日本队,第三次捧回斯韦思林杯。李富荣出色的球艺和堂堂仪表,脚踩地板的“咚咚”声,观众给了他一个“美男子加轰炸机”的雅号。
作者: 闻草    时间: 2005-5-7 08:24     标题: 中国队技冠群雄三次大满贯--历届世乒赛成绩回顾

【第1届】
地点:英国伦敦(1926.12.6-12.12)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R.雅可比(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R.雅可比/D.佩西(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混合双打冠军:Z.梅什洛维茨/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2届】
地点:瑞典斯德哥尔摩(1928.1.25-1.29)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M.梅什洛维茨(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A.李布斯特/R.图姆(奥地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F.弗拉姆(奥地利)
混合双打冠军:Z.梅什洛维茨/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3届】
地点:匈牙利布达佩斯(1929.1.14-1.21)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F.J.佩里(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E.梅茨格/E.鲁斯托(德国)
混合双打冠军:I.克伦/A.西普斯(匈牙利)

【第4届】
地点:德国柏林(1930.1.21-1.26)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M.斯扎巴多斯/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5届】
地点:匈牙利布达佩斯(1931.2.10-2.15)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M.斯扎巴多斯/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6届】
地点:捷克布拉格(1926.1.25-1.30)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A.西普斯(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G.V.巴纳/A.西普斯(匈牙利)

【第7届】
地点:奥地利巴登(1933.1.31-2.5)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A.西普斯(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S.格兰兹(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I.克伦/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8届】
地点:法国巴黎(1934.12.2-12.10)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德国
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凯特纳罗娃(捷克)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M.斯扎巴多斯/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9届】
地点:英国温布利(1935.2.8-2.10)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捷克
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凯特纳罗娃(捷克)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G.V.巴纳/A.西普斯(匈牙利)

【第10届】
地点:捷克布拉格(1936.3.12-3.18)
男子团体冠军:奥地利
女子团体冠军:捷克
男子单打冠军:S.科拉尔(捷克)
女子单打冠军:R.H.阿隆斯(美国)
男子双打冠军:R.G.布拉特纳/J.H.麦克卢尔(美国)
女子双打冠军:M.凯特纳罗娃/A.斯米多娃(捷克)
混合双打冠军:M.哈姆尔/C.克列纳娃(捷克)

【第11届】
地点:奥地利巴登(1937.2.1-2.7)
男子团体冠军:美国
女子团体冠军:美国
男子单打冠军:R.伯格曼(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未宣布
男子双打冠军:R.G.布拉特纳/J.H.麦克卢尔(美国)
女子双打冠军:V.德佩特里索娃/V.沃特鲁布科娃(捷克)
混合双打冠军:B.瓦纳/V.沃特鲁布科娃(捷克)

【第12届】
地点:英国温布利(1938.1.24-1.29)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捷克
男子单打冠军:B.瓦纳(捷克)
女子单打冠军:G.普里希(奥地利)
男子双打冠军:J.H.麦克卢尔/S.希夫(美国)
女子双打冠军:V.德佩特里索娃/V.沃特鲁布科娃(捷克)
混合双打冠军:L.贝拉克(匈牙利)/W.伍德海德(英国)

【第13届】
地点:埃及开罗(1939.3.6-3.11)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德国
男子单打冠军:R.伯格曼(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V.德佩特里索娃(捷克)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R.伯格曼(英国)
女子双打冠军:G.布斯曼/G.普里希(德国)
混合双打冠军:B.瓦纳/V.沃特鲁布科娃(捷克)

【第14届】
地点:法国巴黎(1947.2.28-3.7)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英国
男子单打冠军:B.瓦纳(捷克)
女子单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A.斯拉尔/B.瓦纳(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G.普里希(奥地利)
混合双打冠军:F.苏斯/G.法卡斯(匈牙利)

【第15届】
地点:英国温布利(1948.2.4-2.11)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英国
男子单打冠军:R.伯格曼(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L.斯蒂佩克/B.瓦纳(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M.弗兰克斯/V.S.托马斯(英国)
混合双打冠军:R.迈尔斯/T.索耳(美国)

【第16届】
地点:瑞典斯德哥尔摩(1949.2.4-2.10)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美国
男子单打冠军:J.李奇(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L.安德里亚迪斯/F.托卡尔(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H.埃利奥特(苏格兰)/G.法卡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F.西多/G.法卡斯(匈牙利)

【第17届】
地点:匈牙利布达佩斯(1950.1.29-2.5)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罗马尼亚
男子单打冠军:R.伯格曼(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F.西多/F.苏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D.博勒奇(英国)/H.埃利奥特(苏格兰)
混合双打冠军:F.西多/G.法卡斯(匈牙利)

【第18届】
地点:奥地利维也纳(1951.3.2-3.11)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罗马尼亚
男子单打冠军:J.李奇(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L.安德里亚迪斯/B.瓦纳(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R.戴安尼/R.罗萨林(英国)
混合双打冠军:B.瓦纳(捷克)/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19届】
地点:印度孟买(1952.2.1-2.10)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佐藤博治(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藤井则和/林忠明(日本)
女子双打冠军:西村登美江/博原静司(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F.西多(匈牙利)/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20届】
地点:克罗地亚布加勒斯特(1953.3.20-3.29)
男子团体冠军:英国
女子团体冠军:罗马尼亚
男子单打冠军:F.西多(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F.西多/J.高基安(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混合双打冠军:F.西多(匈牙利)/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21届】
地点:英国温布利(1954.4.5-4.14)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Z.杜利纳/V.哈兰戈佐(南斯拉夫)
女子双打冠军:R.戴安尼/R.罗萨林(英国)
混合双打冠军:L.安德里亚迪斯(捷克)/G.法卡斯(匈牙利)

【第22届】
地点:荷兰乌得勒支(1955.4.16-4.24)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罗马尼亚
男子单打冠军:田中利明(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L.安德里亚迪斯/B.斯蒂佩克(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A.罗齐亚努/E.泽勒尔(罗马尼亚)
混合双打冠军:K.塞佩希/E.高基安(匈牙利)

【第23届】
地点:日本东京(1956.4.2-4.11)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罗马尼亚
男子单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大川富(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荻村伊智朗/富田芳雄(日本)
女子双打冠军:A.罗齐亚努/E.泽勒尔(罗马尼亚)
混合双打冠军:E.克莱因/L.纽伯格(美国)

【第24届】
地点:瑞典斯德哥尔摩(1957.3.7-3.15)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田中利明(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江口富士枝(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L.安德里亚迪斯/B.斯蒂佩克(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L.莫沙奇(匈牙利)/A.西蒙(捷克)
混合双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江口富士枝(日本)

[ Last edited by 闻草 on 2005-5-7 at 08:26 ]
作者: 闻草    时间: 2005-5-7 08:25     标题: 中国队技冠群雄三次大满贯--历届世乒赛成绩回顾

【第25届】
地点:德国多特蒙德(1959.3.20-3.29)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容国团(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松崎君代(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村上辉夫(日本)
女子双打冠军:难波多惠子/山泉和子(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江口富士枝(日本)

【第26届】
地点:中国北京(1961.4.5-4.14)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邱钟惠(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星野展弥/木村兴治(日本)
女子双打冠军:亚历山德鲁/皮蒂卡(罗马尼亚)
混合双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松崎君代(日本)

【第27届】
地点:捷克布拉格(1963.4.5-4.14)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松崎君代(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张燮林/王志良(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松崎君代/关正子(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木村兴治/伊藤和子(日本)

【第28届】
地点: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1965.4.15-4.25)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深津尚子(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庄则栋/徐寅生(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林惠卿/郑敏之(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木村兴治/关正子(日本)

【第29届】
地点:瑞典斯德哥尔摩(1967.4.11-4.21)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长谷川信彦(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森泽幸子(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H.阿尔塞/K.约翰森(瑞典)
女子双打冠军:广田佐枝子/森泽幸子(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长谷川信彦/山中教子(日本)

【第30届】
地点:德国慕尼黑(1969.4.17-4.27)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苏联
男子单打冠军:伊藤繁雄(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小和田敏子(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H.阿尔塞/K.约翰森(瑞典)
女子双打冠军:S.格林伯格/Z.鲁德诺娃(苏联)
混合双打冠军:长谷川信彦/今野安子(日本)

【第31届】
地点:日本名古屋(1971.3.28-4.7)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S.本格森(瑞典)
女子单打冠军:林惠卿(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T.克兰帕尔/J.约尼尔(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林惠卿/郑敏之(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张燮林/林惠卿(中国)

【第32届】
地点:南斯拉夫萨拉热窝(1973.4.5-4.15)
男子团体冠军:瑞典
女子团体冠军:韩国
男子单打冠军:郗恩庭(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胡玉兰(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S.本格森/K.约翰森(瑞典)
女子双打冠军:亚历山鲁德(罗马尼亚)/滨田美德(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梁戈亮/李莉(中国)

【第33届】
地点:印度加尔各达(1976.2.6-2.16)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J.约尼尔(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朴英顺(朝鲜)
男子双打冠军:J.约尼尔/G.盖尔盖伊(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亚历山鲁德(罗马尼亚)/高桥省子(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戈莫兹科夫/费尔德曼(苏联)

【第34届】
地点:英国伯明翰(1977.3.26-4.5)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河野满(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朴英顺(朝鲜)
男子双打冠军:梁戈亮/李振恃(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朴英玉(朝鲜)/杨莹(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塞克雷坦/贝尔热雷(法国)

【第35届】
地点:朝鲜平壤(1979.4.25-5.6)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小野诚治(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葛新爱(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D.舒尔贝克/A.斯蒂潘契奇(南斯拉夫)
女子双打冠军:张立/张德英(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梁戈亮/葛新爱(中国)

【第36届】
地点:南斯拉夫诺维萨德(1981.4.14-4.26)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郭跃华(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童玲(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李振恃/蔡振华(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张德英/曹燕华(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谢赛克/黄俊群(中国)

【第37届】
地点:日本东京(1983.4.28-5.9)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郭跃华(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曹燕华(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D.舒尔贝克/卡列尼茨(南斯拉夫)
女子双打冠军:戴丽丽/沈剑萍(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郭跃华/倪夏莲(中国)

【第38届】
地点:瑞典哥德堡(1985.3.28-4.7)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江嘉良(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曹燕华(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阿佩依伦/U.卡尔松(瑞典)
女子双打冠军:戴丽丽/耿丽娟(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蔡振华/曹燕华(中国)

【第39届】
地点:印度新德里(1987.2.6-2.16)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江嘉良(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何智丽(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陈龙灿/韦晴光(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梁英子/玄静和(韩国)
混合双打冠军:惠钧/耿丽娟(中国)

【第40届】
地点:德国多特蒙德(1989.3.29-4.9)
男子团体冠军:瑞典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瓦尔德内尔(瑞典)
女子单打冠军:乔红(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罗斯科普夫/费兹纳尔(德国)
女子双打冠军:乔红/邓亚萍(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刘南奎/玄静和(韩国)

【第41届】
地点:日本千叶(1991.4.24-5.6)
男子团体冠军:瑞典
女子团体冠军:朝鲜联队
男子单打冠军:佩尔森(瑞典)
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P.卡尔松/冯舍(瑞典)
女子双打冠军:陈子荷/高军(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王涛/刘伟(中国)

【第42届】
地点:瑞典哥德堡(1993.5.11-5.23)
男子团体冠军:瑞典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盖亭(法国)
女子单打冠军:玄静和(韩国)
男子双打冠军:王涛/吕林(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刘伟/乔云萍(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王滔/刘伟(中国)

【第43届】
地点:中国天津(1995.5.1-5.14)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孔令辉(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王涛/吕林(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邓亚萍/乔红(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王涛/刘伟(中国)

【第44届】
地点:英国曼彻斯特(1997.4.24-5.5)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瓦尔德内尔(瑞典)
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孔令辉/刘国梁(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邓亚萍/杨影(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刘国梁/邬娜(中国)

【第45届】
地点:荷兰埃因霍温(单项1999.8.2-8.8)
男子团体冠军:瑞典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刘国梁(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王楠(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孔令辉/刘国梁(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王楠/李菊(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马琳/张莹莹(中国)

【第46届】
地点:日本大阪(2001.4.23-5.6)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王励勤(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王楠(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王励勤/阎森(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王楠/李菊(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秦志戬/杨影(中国)

【第47届】
地点:法国巴黎(单项2003.5.19-25)
男子单打冠军:施拉格(奥地利)
女子单打冠军:王楠(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王励勤/阎森(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王楠/张怡宁(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王楠/马琳(中国)
地点:卡塔尔多哈(团体2004.3.1-7)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第48届】
地点:中国上海(单项2005.4.30-5.6)
男子单打冠军:王励勤(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张怡宁(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孔令辉/王皓(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王楠/张怡宁(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郭跃/王励勤(中国)
作者: 闻草    时间: 2005-5-7 08:28     标题: 中国参加世乒赛回顾:参赛26届拿了96个冠军

  1926年12月,在国际乒联正式成立的同时,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举行。

  中国队自1953年开始参加第20届世乒赛至今共参加了26届,其中三次包揽全部七个项目的冠军,共获男团冠军15个,男单冠军12个,男双冠军11个,女团冠军15个,女单冠军15个,女双冠军14个(其中1个与朝鲜选手合作),混双冠军14个。这一成绩使得中国队在世乒赛历史上的夺冠总数达到了创纪录的96个。


  1953-1959

  容国团夺冠

  乒乓从此成国球

  中国队首次参加世乒赛的时间是1953年的第20届世乒赛,当时连续参加四届比赛中均一无所获。直到六年后的1959年第25届德国多特蒙德世乒赛,中国选手容国团一举夺得男单冠军。从此,世界冠军的神秘大门向中国人打开了。容国团也为中华民族拿下了第一个世界冠军。

  1957年秋天,当时是中国香港乒乓球队队员的容国团来到广东,准备在广州体院工作和学习。1958年,容国团在一次体育界聚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语惊四座:“两年之内,誓夺世界冠军!”后来他创立了直板的四个重要法门:发球、接发球、左推、右扫;还发明了上、下两种不同的旋转发球。

  第二年,容国团的夺冠誓言实现了,从世乒赛归来后,容国团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当时离新中国成立10周年还有半年多,容国团的夺冠如平地惊雷,顿时举国欢腾,从那时起乒乓球成了国球,而从那以后,乒乓球的中国时代延绵不绝。容国团以“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英雄气概,成为中国体育运动史上的里程碑。

  今天闻名遐迩的红双喜乒乓器材的得名,正是来源于纪念1959年容国团夺冠和国庆10周年两大喜事。

  1961-1965

  北京夺三冠

  小平为他们庆功

  在第25届世乒赛上,国际乒联代表大会决定1961年第26届世乒赛放在北京举行。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承办国际大型体育比赛。最令人难忘的是,在男团决赛中,徐寅生在决胜局连扣星野十二大板赢下比赛,为最终击败当时的世界乒坛天皇——日本队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国第一次捧得男团冠军——斯韦思林杯,庄则栋还夺得了男单冠军,邱钟惠为新中国体育界拿到了第一块女子世界冠军的金牌。中国乒乓球队在本届世乒赛上创造了中国体育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

  时任总书记的邓小平在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立即宣布:把这些为国争光的英雄们请来,给他们庆功。这一夜,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贺龙、彭真等中央领导同志为乒乓健儿召开了隆重的庆功会,也是在这一晚,乒乓队员们给正在外地陪同外宾访问不能赶回来喝庆功酒的陈毅元帅发去了一封电报。中国队在本届世乒赛上的出色成绩确立了在国际乒坛的强国地位。

  此后的1963年和1965年两届,中国队的表现也都相当出色。

  1971-1995

  天津大满贯

  蔡振华带出奇迹

  由于十年浩劫,直到1971年,阔别世界乒坛六年之久的中国乒乓球队才又重新站在了世乒赛的赛场上,但中国队的成绩起伏很大。1981年4月,第36届世乒赛在南斯拉夫诺维萨德开幕。中国队最终囊括七项锦标并包揽了五个单项的冠亚军,创造了世乒赛史上空前的奇迹。

  可在此后的三届世乒赛上,每届中国队都有一项失手,1989年,瑞典人瓦尔德内尔在第40届世乒赛上一飞冲天,在这届世乒赛上,中国队丢掉了连续四届的男团冠军,此后,中国男队进入了相当长的低谷时期。

  第43届世乒赛之前,与斯韦思林杯阔别六年的中国男队立下了“同仇敌忾、打败瑞典、誓夺斯韦思林杯”的誓言。

  1995年5月8日,天津。世乒赛历史上最热烈的一天,中国队马文革、王涛和丁松每人拿下一分,中国队以3比2险胜瑞典,阔别多年的斯韦思林杯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继36届世乒赛之后第二次包揽全部七块金牌。中国乒乓球队在低谷中又走向了巅峰。

  而当时担任男队主教练的蔡振华自然成了功不可没的人物。此后,他带领中国队在2000年包揽悉尼奥运会金牌、2001年囊括大阪世乒赛七项冠军,蔡振华始终是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

  1997-2003

  在日本称雄

  嫁人当嫁刘国正

  从1995年的辉煌后,1997-2003年期间共举行了4届世乒赛,而中国每次都至少取得5个冠军。

  四年前的日本大阪世乒赛,恐怕没有国人会忘记刘国正带给我们的激动:在男团半决赛,面对强劲对手韩国队,在双方战成2平的情况下,刘国正在决胜盘连扳7个赛点以3比2力克韩国老将金泽洙,为中国队获胜立下头功。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嫁人当嫁刘国正”的流行语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

  当时身为总教练的蔡振华更是深深感叹道:他不但打赢了一场“再打100场都不可能赢”的比赛,而且从心理上彻底摧毁了与中国队交手的外国选手的信心。刘国正可以说为中国队实现那届世乒赛最后的大满贯铺平了道路。
作者: 闻草    时间: 2005-5-7 08:29     标题: 乒联三改规则,中国依旧辉煌

  国际乒联先是在2000年10月起实行40毫米大球;接着在2002年9月份开始实行11分制和“发球无遮挡”的新规则,引起了国际乒坛的广泛关注。国际乒联美其名曰是为了促进世界乒乓球的发展,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针对中国队的。而这一规则给中国队带来的直接灾难就是釜山亚运会上的溃败。之后中国队认识到11分制的可怕之处,并在这种变化中喊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潜心研究11分制的规律。

  2003年5月,第47届巴黎世乒赛是新规则实施后的第一次世界大赛,同时也是首次将单项和团体分开进行的世乒赛,中国队最终夺得6块金牌的结果表明,规则并不是最主要的。

  去年年底的北京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中国队最终拿下所有4金,充分说明,在任何时候、任何变化下,技术和能力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正是中国乒乓球队秉承的一贯思路和作风,也是中国队能够长盛不衰的关键原因。
作者: 闻草    时间: 2005-5-7 08:31     标题: 过去的遗憾让人揪心--中国乒乓队参加世乒赛回顾

  1926年,第一届世乒赛在英国伦敦举行,不过,如今将乒乓球视为国球的中国人参加这项比赛却滞后了33年。在世乒赛刚刚修改为每两年举行一届之后,中国队便组队参加了1959年在德国举行的第25届世乒赛,在那一年里,容国团为中国队取得了惟一的一枚男单的金牌,此后的几届比赛中,中国队的实力逐渐上升,虽然没能实现包揽全部金牌的梦想,但是男单和男团的金牌始终不缺,在容国团夺金的后三届世乒赛中,庄则栋连续三届获得了男单冠军,成为中国历史上连续卫冕男单冠军的第一人。




   


  辉煌:20世纪80年代至今

  在世乒赛刚刚举行的那段时间里,匈牙利人长期垄断着乒乓球的老大位置,随后,美国、西德、捷克、罗马尼亚等国家相继分享着冠军的头衔,直到1981年在南斯拉夫举办的第36届世乒赛,中国人历史性地一举夺得了全部7个项目的冠军,郭跃华、童玲、李振恃/蔡振华、张德英/曹燕华、谢赛克/黄俊群几个人的名字一下子传遍了全国上下,在他们的带动下,乒乓球在国内掀起又一股热潮,随后的第37届、第38届、第39届比赛中,中国队都夺得了6枚金牌。

  1995年的天津世乒赛上,中国队再次实现金牌包揽的梦想,那一年,孔令辉、邓亚萍、王涛的名字再次响彻神州。随后,中国队就再也没给欧洲人机会,至今为止,外国人能从中国人手里抢走一枚金牌就已经是他们最大的荣誉了。

  遗憾:男队始终让人揪心

  本次在上海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是第三次落户中国,此前的两次分别是1961年4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乒赛以及1995年5月1日在天津举办的第43届世乒赛。可惜的是,在第一次举办世乒赛的北京,只有庄则栋和邱钟惠为我国取得了两枚单打金牌。好在天津的比赛中,中国人再现辉煌,在本土高高举起七个冠军奖杯。

  其实,众多的金牌并不能掩盖住中国队多年来的遗憾,在没有包揽全部金牌的几届比赛中,中国队丢得最多的冠军就是在男子项目上。

  中国男队与欧洲男队的差距逐渐缩小,在欧洲强敌们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研究中国人身上时,中国队自身的变化却很小,而且,往往在关键的大赛中,我们男队员们的心理就会出现急躁,发挥不稳定等毛病,在无锡的这次热身赛中,心理素质最不好的王励勤居然拿到了两项冠军,而被中国队寄予厚望的王皓却没有在任何一个单项中冲进决赛,这都为本次世乒赛敲响了警钟。上一次夺取七金还是在2001年的大阪,时隔4年,重回中国举行的世乒赛能否再现当年的辉煌,男队的表现将决定一切!
作者: 疏雨横笛    时间: 2005-5-8 05:29

好详细啊
辛苦了呢
作者: linkenpark    时间: 2005-5-10 20:27

国球吗~···!!!!!!!!
作者: xiaotuzi    时间: 2005-5-10 21:33

历史上六位大满贯得主(即奥运会,世界杯,世乒赛单打冠军):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孔令辉,刘国梁及老瓦。
作者: 疏雨横笛    时间: 2005-5-12 08:15

佩服老瓦




欢迎光临 工程家园 (http://he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