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回归十年]香港街头频见东北人
[打印本页]
作者:
遥远的可可西里
时间:
2007-6-28 15:19
标题:
[回归十年]香港街头频见东北人
街头频见港味东北人
2007年06月28日01:07
新晚报
刘巍巍,200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英语系,2005年赴香港,现任职于香港一所公立大学。
感言:来香港后最大的感触,是来在这儿发展的东北人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是一家三口从哈尔滨搬过来,从北到南,哈尔滨人的适应能力令人惊叹。
见习记者 于博洋 本报记者 隋妍
本以为在融入香港社会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可抵港后,刘巍巍感觉到,香港是一座国际化城市,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中西文化在这里汇聚,不同文化背景、种族、国籍及宗教的人在一起相处,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上的适应性很强。
语音奇异体现包容
很多人心目中都向往一座城市,未必去过,但通过各种资讯对那里产生的想象,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越来越着迷。在刘巍巍心目中,香港就是那样一个地方。
刘巍巍说,看到电视直播里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和维多利亚港,感觉这是一个特别繁荣的城市,却没想过自己会在香港长期生活。
来到香港,刘巍巍看到,在香港街头,有很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保姆们大多是菲律宾人,不少大厦保安是从印度和尼泊尔来,而中环一带企业里的高管,以及各大学里的教授,则较多来自美国和英国。因此,街头可以听到各种口音的广东话和英语,很多人取笑香港人的英语不标准,但这种语音奇异的英语,恰恰是香港包容性的体现。
香港街头老乡渐多
由于办公室正好离星光大道不远,每天下班后,刘巍巍都要去维多利亚港边跑步半小时。刚开始的时候,看着对面高楼林立、灯火通明的中环,尤其是那座著名的中银大厦,还很激动,时间长了,可能真的是“身边无美景”,也没有太多感觉了。倒是经常在维多利亚港边遇到东北来的游客,听到那熟悉的口音,总会勾起对松花江的思念。
刘巍巍听在港多年的同事讲,过去在香港的内地人中,以上海人和广东人的比例最高,而这两年,他也会不时在香港街头遇到东北口音的人。在东北所有的城市中,香港人最熟悉的就是哈尔滨。因为香港从来不下雪,很多香港人都专门跑到外地去看雪景。以前香港人最常去的观雪地点,是日本的北海道;回归以后,随着对内地了解的加深,也有不少香港人选择哈尔滨的冰雪旅游。
刘巍巍说,就在前不久,在九龙半岛最繁华的尖沙嘴商业区,有一间哈尔滨饺子馆开业了。他兴冲冲地跑去捧场,发现打扮入时的老板讲一口标准的广东话,举手投足间港味十足。席间,他用普通话问老板是否去过哈尔滨,不料老板竟马上改口讲起了地道的东北话———原来老板一家三口也是从哈尔滨刚过来的。
香港孩子从小自立
在学校工作,使刘巍巍有机会观察香港的学生。他说,香港人的小孩都很自立,因为父母往往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灌输自立意识。
刘巍巍在哈尔滨上大学时,曾做多份兼职,当时他的老师、老板们还对此特别惊讶,而他说,这如果在香港,就是很平常的事了。香港父母会告诉孩子:“如果不勤力做事,以后就不能找到钱养活自己。”所以,香港的高中生就开始在学习之余做兼职工作,即使是中产阶级的子女,也一样会利用课余时间外出工作,父母们觉得这是让孩子积累社会经验的良好途径,而孩子们也乐于通过这种方式自食其力,赚到更多的零花钱。
作者:
hrbeu
时间:
2007-6-28 15:50
刘巍巍,200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英语系,2005年赴香港,现任职于香港一所公立大学。
不错
作者:
上将
时间:
2007-6-28 19:34
又见东北人~
作者:
之之
时间:
2007-6-28 19:43
香港现在也不行了
作者:
遥远的可可西里
时间:
2007-6-28 23:05
估计是博士毕业
作者:
gooce
时间:
2007-6-29 08:44
原帖由
之之
于 2007-6-28 19:43 发表
香港现在也不行了
呵呵 谁说的啊?
作者:
上将
时间:
2007-6-29 08:58
原帖由
之之
于 2007-6-28 19:43 发表
香港现在也不行了
你是指房价?
作者:
gooce
时间:
2007-6-29 09:05
房价不行么?
作者:
之之
时间:
2007-6-29 16:50
没以前英国的好啊
作者:
遥远的可可西里
时间:
2007-6-30 23:32
房价越高越好?
房价不会波动么?
作者:
遥远的可可西里
时间:
2007-6-30 23:35
房- 价越高越好?
房 -价不会波动么?
作者:
gooce
时间:
2007-7-1 00:53
香港楼价从1997年最高峰开始持续下跌,到非典时期累计跌幅已达65%,不足1,000元一平方英呎,sars过后,香港房地产市场复苏,节节攀升,2007年6月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31,000元一平方英呎(一平方米约等10一平方英呎).
作者:
gooce
时间:
2007-7-1 00:56
香港房地产泡沫破裂
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累积了大量财富。1990年与1970年相比,香港银行存款增加了81倍。财富的积累使当时香港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极其旺盛,而每年50公顷的土地供应量更使房地产价格易升难跌,房地产市场成为“资金市”,各类资金以及银行贷款都投入到房地产市场,造成房地产价格狂升不已。这种暴炒房地产的行为本可通过政府调节而加以适当控制,但当时处于“后过渡期”的港英当局,泡沫主要着眼于政治问题,根本无心他顾。而香港全社会也乐此不疲,房子倒来倒去不断升值,经济不断吹胀。
香港楼市泡沫的形成,既有经济本身的因素,也是特殊历史时期下的产物。
据专家粗略估计,20世纪90年代前7年的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一共为香港带来约7万亿港元由“通货制造”的额外财富,相当于香港在这7年间生产创造出来的本地生产总值的总和。也就是说,1997年以前香港由生产创造和通货创造而产生的财富造就了经济的表面繁荣。
香港回归的第二天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在金融风暴的猛烈冲击下,香港经济泡沫应声而破,房地产价格急速回落,社会财富大量萎缩,香港由此进入经济的衰落期。据专家计算,从1997年10月到2002年年底,5年的时间里香港房地产和股市总市值共损失约8万亿港元,比同期香港生产创造的本地生产总值还要多,也超过1997年前7年因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上升而增加的财富总量。
香港楼市泡沫破裂的主要原因
此间专家认为,造成香港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三点。
一是经济结构中房地产比重长期太大、依赖性太强。香港地域狭小、寸土寸金,“需求拉动”香港房地产长期在经济中“独占鳌头”,与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三足鼎立”。到1997年时,房地产以及相关行业的增加值,占香港GDP的比重已超过四成,整个经济活动几乎都围绕着房地产业而转。财政收入则长期依靠土地批租收入以及其他房地产相关税收。房地产投资长期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2/3。房地产股历来是第一大股占港股总市值1/3,股票和房地产价格“互相拉扯,荣辱与共”。房地产和银行业也互相依赖,房地产开发商和居民住宅按揭始终占银行贷款总额的30%以上。
二是长期采取高地价政策,造成地价和房价长期上涨太快。1984至1997年香港房价年平均增长超过20%,其中1990至1994年“豪宅”价格猛涨了6倍,甲级办公楼价格猛涨2.5倍,沙田等非市中心的中档楼盘价格猛涨近3倍。房价中位线长期是居民收入中位线的8倍以上,不少年份为4倍甚至更高。房价大幅度上涨后,居民还贷压力巨大,很多居民从每月收入40%用于还贷上升到60%甚至80%。20世纪90年代初期,香港中环、湾仔、尖沙咀等中心区域每平方米房价已经高达10几万港元,元朗、屯门等新镇地区每平方米房价也要3至4万港元,而大部分居民年薪却只有10几万甚至不到10万港元。
三是房价上涨太快形成巨大的“财富效应”,炒楼成风。房价上涨太快之时必是炒楼成风之日,炒楼越烈也就说明离泡沫崩溃不远了。由于地少人多资本集中,香港房地产投资回报率长期比世界其他主要城市高2至3倍。在房价狂涨的时候短期炒作更加有利可图,转手之间就可以赚20万、50万港元。
当年的香港房地产泡沫属于典型的房地产投资泡沫。当初的香港,房地产价格持续飞涨,人们寄希望于一种虚无缥缈的预期,一个劲儿地置房投资,甚至当月租金收入低于月供时也不例外。
最终的结果是,金融危机致使经济泡沫破灭,房屋租赁市场需求一路下降,房租收入与月供差距日益拉大……香港楼价从1997年最高峰开始持续下跌,到非典时期累计跌幅已达65%,港人财富蒸发了2.2万亿港元,平均每个业主损失267万港元,负资产人数达到17万人。
作者:
gooce
时间:
2007-7-1 01:00
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暴涨令一些西方媒体的记者也大跌眼镜。德国报纸称北京、上海房价已经远远高于欧美很多同类城市,考虑到实际货币因素,可能高出几倍、几十倍。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了日本金融体系动荡,并使日本经济重创。日本医治这一创伤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
与国际上的主要金融机构相比,中国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如果中国房地产出现严重泡沫并破灭......
据报道,北京和上海甚至还出现了每平米7万元的天价住宅,已接近甚至超过了多年蝉联世界物价最高城市东京市中心精装修公寓的价格。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暴涨令一些西方媒体的记者也大跌眼镜。德国《科龙城市导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房价已经远远高于欧美很多同类城市,如果考虑到实际货币因素,可能高出几倍、几十倍。德国的杜塞尔多夫、科隆这些房价最高的城市,即使在绝对黄金地段,每平米2000欧元以上的房子也是极为罕见的。
各国的经验表明,房地产业发展是否正常将影响到整体经济的兴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了日本金融体系动荡,并使日本经济重创。日本医治这一创伤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直到近年才摆脱其阴影。
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导致了世界上空前的房地产泡沫,给日本经济埋下祸根。次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到1998年底,日本的房地产价值缩水了1200万亿日元,经济也因此遭到重创。房地产价格的暴跌导致一些涉足房地产业较深的大、中、小企业以及房地产投资者纷纷倒闭或破产,仅2000年,就有6000多家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公司破产。
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下跌,作为贷款担保的房地产价值也日益下降,使得日本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不断增长,资本充足率大幅下降,并导致一些金融机构的资金周转失灵。原日本十大银行中的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以及北海道拓殖银行相继倒闭。中小金融机构的破产更是接连不断。房地产泡沫破灭最终致使日本经济陷落了长达10多年的低迷之中。
当前,尽管对中国房地产业是否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泡沫存在着很大争议,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确实存在严重的泡沫问题也尚未有定论,但普通城镇居民的家庭收入增长远远赶不上飙升的房价,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中日两国国情不同,土地供应机制不一,但即使从防患于未然以及关注“民生”的立场出发,我们也应该认真汲取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教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不断上涨的房价。
中国开发房地产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的贷款。与国际上的主要金融机构相比,中国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如果中国房地产出现严重泡沫并破灭,对金融机构产生的杀伤力更大,对整体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就更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日本的惨痛教训,避免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噩梦在中国重演。
作者:
之之
时间:
2007-7-1 12:30
你真专业
作者:
gooce
时间:
2007-7-1 13:37
呵呵 只是想说明个问题啊 中国房地产也要走日本 香港的老路了啊
今天出去找了一下房子 一个月租金都要1500 NND,怎么生活?
作者:
上将
时间:
2007-7-1 14:37
可以了,我们这里单房都2k多了~
作者:
gooce
时间:
2007-7-1 20:59
呵呵 是哦 要命哦 怎么生活啊 幸亏公司这几天安排我们住在宾馆里等找着房子再搬出去 不然早就破产了
作者:
上将
时间:
2007-7-2 18:43
牛人啊!
作者:
gooce
时间:
2007-7-3 21:45
呵呵 牛啥啊? 还是住在自己的房子(哪怕是租的)比较安心啊
作者:
gooce
时间:
2007-7-5 01:09
呵呵 读书还好啊 工作的比较惨啊
作者:
上将
时间:
2007-7-5 16:34
读完书还不是一样惨~
作者:
gooce
时间:
2007-7-5 21:53
呵呵 那就不晓得了
欢迎光临 工程家园 (http://he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