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刘备临终遗嘱
?一
刘备对孔明临终遗嘱的内容,就是把辅佐国君刘禅的责任托付给孔明,文意就是这么简单。
刘备并不比其它人更特殊,遗嘱不见得带有特别的玄机。曹操虽身为丞相,但是实质上的影响力可比皇帝;还有江东的孙权,屡次对魏称臣,但是实际上形同地方霸主;刘备虽白手起家,但不是绝无仅有-此三位英雄各擅其场,三国所以鼎立。
临终托孤在江东有孙策托付张昭,中原有曹叡托付司马懿与曹爽,而孙策也说过如果孙权不成材的话,张昭可以「便自取之」,虽然曹叡无禅位之意,不过司马家后来还是篡夺皇位。至于怀疑真实与合理性,就像刘备的心目中重用谁一样,众说杂沓,各怀鬼胎。怀疑真实者,可说是刘备耍弄小技俩,欺骗孔明卖命一辈子;质疑合理者,又认为君臣失义,规矩遁佚而另有隐情。
纪传体的特色虽然主要着墨甚多于传主,但是因为事情互有影响,部份某些叙述散见于各传中并不为奇,而且各传通常不会重复赘言,所以既使同书同为叙述同一人,也必须参见各传以求全貌,可见范围不单仅限于本传。
刘备虽有遗诏给刘禅,但是此遗诏不见于《先主传》,也没放在《后主传》,只有部分残篇放在《诸葛亮传》,全文却收在《诸葛亮集》。大概有心人又会大费周章猜疑推测,可能又代表某种弦外之音。但刘备的妻妾诸子也不见于刘备本传,而另见于其它传,这也不过是篇幅的调整,否则刘备传的内容就会因此太过于庞大,其它传文的内容则着墨太少。
刘备给孔明的遗嘱,放在《诸葛亮传》也没什么不好,从前后文而言,正好叙述孔明接受刘备临终托孤的前因,然后再继续承接后面的治国北伐等后果,前后脉落因果顺理成章,没什么冲突。如果刘备遗嘱放在《先主传》,不过是说刘备逝世前交代后事,刘备一生传记也就告一段落,然后欲知后情,有关接受遗嘱的执行发展,请另看《诸葛亮传》,这就有点虎头蛇尾。不过裴松之后来在校注三国志时,另外附注补案说明,加进完整的刘备对刘禅的遗诏。
因此并不能以什么话放不放何传,作为用心良苦的企图,否则若单看《刘永传》的简单记述,就看不到在《先主传》曾记载刘备临终前传呼刘永见面。所以史书总是交叉记载,而不能只看一面之词。
二
刘备个性弘毅宽厚而不摆架子,就是属于亲临战线,与士卒同生共死的大器大量。高位权贵为表示与众不同,通常会广设障碍,徒增看门狗吠喊,实在小鬼难缠。但刘备知人待士推心置腹,因而关羽归附、张飞誓死、孔明笃服等,所以人人忠诚相报。一生能令臣属爱戴,为之献命效忠、至死不渝,恐怕这些是有的人用尽阴谋诡计都无法作到,倒不如说是被浑然的赤心真意所感动。
至于复兴汉室与孔明的能力也很有关系,刘备兵马倥偬一生,早年还沦落颠沛流离,可说是屡败屡战。但孔明的隆中对为刘备带来立基发展的曙光,甚至定好未来关系的走向。刘备本来只不过图生存,后来发展到鼎足三立,这与孔明献策「结好孙权,征伐曹操」的国策不无关系。赤壁之战正是孔明促使刘备与孙权联盟的滥觞,然后刘备已从无立锥之地到三国鼎立。曹操等人不会坐以待毙,如果不主动讨伐,就会被动亡国,再加上复兴汉室美梦,刘备再秉持孔明之隆中对仍然可为。
刘备对孔明的评价是十倍于曹丕还是十倍于孙权,这应仅是称赞形容话语,而不是真的计算曹丕才能为十,计算孔明的才能为一百,然后才说孔明「君才十倍曹丕」。至于刘备心头想要孔明攻曹,直接开口即可,拐弯抹脚暗示引导,彷佛表示彼此无法沟通而且费疑猜忌以算计机关,结果还不一定让对方明了意思。从后来的事实来评考最先的初衷,孔明完全作到了刘备的期许,不但治理益州有成,而且国有余力,连年动众对外北伐,这些安内攘外的事迹,与其说是归功于刘备遗嘱的指示,不如说是来自孔明自身的本事。安国治兵不是用语言相激即可奏效,而是智能意志的前瞻与执行。
推测刘备遗嘱在半公开场合吩咐孔明,或是刘备遗嘱为树立孔明权威等,甚至于有让国的骇人听闻情事,不足为奇不过这早已司空见惯。不独孙策有让国给张昭,《英雄记》亦有记载刘表亦有让荆州给刘备,虽然后来张昭还是辅佐孙权,刘备也没趁机夺取荆州,但是可以藉此来探讨临终遗嘱的效力。
三、
先谈阴谋论,探讨刘备的遗嘱是否能用来绑住孔明,骗人卖命一生。
有种说法是赵云当时拿着青虹剑站在刘备床边,当刘备以让国相试时,如果孔明一迟疑,赵云立刻动手,当场用剑就地正法,后来孔明因被威胁,才不得不乖乖听命到死。
孔明是用脑的智能型人物,不是傻呼呼不经人事型,如果孔明的内心有几许像法正「睚眦之怨,无不报复」,不论是谁敢威胁孔明,纵然在刘备面前可以惶恐不安,秋后算帐还能放过吗?就算当场孔明被刀抵颈就范,如果孔明事后想翻脸的话,不必用多特殊计谋,直接大可以丞相之官位问罪斩杀。位高权重的丞相,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丞相之下臣属又想长期威胁,似乎不容易。
再来是有关孔明窃国的野心,如果孔明真有心要篡位,接下来的动作大概就是挟刘禅以令诸臣,大翦刘禅子嗣,镇压亲刘禅势力,广树党羽,培养孔明人马,宛如曹操父子对待汉献帝故事。刘备临终的遗嘱,并不能构成打草惊蛇,倘若孔明有一丁点司马家的野心,乱臣只要有心,还是会千方百计篡位。就算皇帝亲口禁止篡位,逆叛就因而撤销照办的话,不是太过愚昧,就是野心不足。
而死人的遗嘱有多少效力呢?孔明要不要另外再有所行为,尤其是宫中府中的区分,从效忠刘禅挖角到效忠孔明,举凡训练忠诚孔明而反刘禅的军队、吸收亲己势力、招览英雄好汉、蓄藏粮秣财物、摧毁反对势力,要不要防范可能的勤王反抗,重要官位的要不要卡位布桩,各地关卡据点要不要占领...还有很多因素要考虑。如果孔明只凭刘备的临终呢喃,而不作其它准备措施,万一发生任何反对,未来不可预期的发展,将会无法善后。
可见纵使刘备答应孔明让国,孔明并无法因此而窃国;如果孔明想窃国,刘备遗言反对也没用-归纳而言,刘备临终遗嘱让国自取的话,不过是空口的客套话。这也是孔明不会因此而受骗的理由,开国立国靠的是实力,而不是前任君主的一番话。若说孔明被刘备技俩所骗,似乎是认定孔明贪图刘备的让国,但是从以上分析,刘备不管答不答应让国,并不构成孔明的必然得手,建国篡国都需要实力,而不是前任君主的临终遗言。
事实上孔明最后并没有篡位,也未为子孙布局,并不像曹操对汉室或司马懿对魏家的处心积虑,足见孔明并无自立野心。这种能作到而不愿去作的情操,孔明的确不辜负所托,这也是刘备真诚的希望将国家大任托付孔明。
孔明真心辅主治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臣爱国之心,皆出自肺腑,这正是刘备慧眼识英雄。
四、
再论刘备遗诏的怀疑,就是另位托孤大臣李严的事,其中对孔明最有力的批判,就是刘备遗诏「军政分离」之事。但其中不是没有蹊跷,可细说从头娓娓道来。
首先是现今并无刘备对李严明言遗诏规定流传,所以这是语焉不详,臆度不明。其次是官阶的属性,也就是从实质内容来辨黑白。
虽有李严与孔明并受遗诏辅佐刘禅,但无具体,所以不能因此而纵容无限想象空间。纵然史书已载诸事,不见每事必信;若是史书不载,可信度又颇可疑。从不确定的或然性,要推出肯定的绝对,似乎有失公正。既然没有具体参考刘备给李严的遗诏,所以也无从想象而得出定论,确认刘备的遗诏有无规定军政分离。
孔明的丞相是刘备生前所认定,李严为中都护,官位上当场就分高低,就算另外专事军事也是大司马、大将军,都护原来是管理边政事务,所以边疆才设都护府,各都护之上还有大都护,所以位阶已屈地方。
从同时代的其它魏吴而言,位居丞相的司马懿及陆逊本身就是又管军事又管政经,连地方诸郡太守,如杜畿、关羽及周瑜等不分魏蜀吴,在在皆是军政合一。三国时代的州牧或刺史拥有军政大权,有的大州实力不但民丰足食,甚至以兵力强盛闻名,如兖州牧曹操、冀州牧袁绍、荆州牧刘表等,而孔明已身领益州牧。
连地方大员都已拥军政大权,何况原已具有中央的丞相呢?以官职而言,李严虽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但孔明高居丞相,开府治事,兼领益州牧。单益州牧就可将掌握益州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而丞相一职,更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南中诸郡叛乱时,责无旁贷的担子落在孔明身上,而不是由李严主动南征平乱。孔明驻留中央成都,李严却仅留镇永安,位置已偏东,只在地方上消极负起防范东吴入侵,并毋须忧国,李严不居中央,不用积极处理南蛮的内忧或北伐曹魏的外患。
同样的,找不到刘备有遗诏明令李严必须永远高升而不得处罚,或是孔明不得碰兵权之类云云。孔明虽鲜少在刘备生前有兵权,但并非从未领兵过,入川之役,刘备从葭萌攻击刘璋时,孔明率领张飞及赵云等人率众溯江西上,分定郡县,共同包围成都。领导将军打仗若不能算拥有兵权,莫非真要亲身肉搏才算身拥兵权呢?
事实上,刘备临终前还劝孔明自取代之,不管是不是试探,如果孔明真的顺势自立,也符合刘备遗诏。如果从事后来验证,比起乐不思蜀的刘禅,扶不起的阿斗,孔明大可不辅佐刘禅而自立。讽刺的是,孔明最后未自取当国才是违背刘备遗诏。
至于腹诽心谤来猜测刘备重不重用孔明,或是刘备有无用权谋来控制孔明,似乎已经超过对事实的诠释。
以地位来看,丞相位高权重,用孔明当丞相要说轻用的话;影响汉末大局的曹操及董卓,也不过仅区汉相之位。若说刘备猜忌孔明的话,又举刘备用法正及庞统而不用孔明;好像规定刘备只能单用孔明,若再用其它人就是刘备想割势均分孔明的权利或是起疑心。或说孔明尾大难掉,刘备因难除孔明才委协;就不知孔明在遇见刘备的前后,有无类似曹操的权力及武装部曲,宛如对待汉献帝一样能威逼刘备而迫使刘备低头。最后是刘备的耍弄权谋,戏弄孔明一生;不过聪明人都知道,高言让国不过是画饼望梅,又岂能充饥止渴?
对一件简单的事情也许存在许多想象空间,但是若解释超出现有事情足以支持的程度,或许就这些无限的想象真的天马行空而放荡不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