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这个角度来看80年代>--转JLAW
还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看过一部香港电影,许鞍华的《千言万语》。对于那部电影的关注源自那年**女星李丽珍小姐一举摘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而当年评审团给李丽珍的评价是“她把那份倔强诠释的淋漓尽致”。 之后我有看过两遍这部我完全看不懂的电影,甚至我不知道香港也曾有过那么多场大型的民主运动。只记得一部香港电影结尾的时候响起了《血染的风采》,没错,的确就是曾经在神州大地上脍炙人口的那首老歌。我本以为那是港人向内地致敬的一种方式,后来才晓得那是香港人借用这首歌来对“1989”的悼念。 说到这里我们不需要断章取义的纠结历史,我始终相信历史只有在滚滚而去后才能浮现出它最真实的一面,或炽热,或残忍。基于我个人对伟大领袖邓小平的崇拜与敬爱,我发自内心的认为在那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我党我军所作出的一切决策都是正确的,起码对于那个刚刚处于社会变革期的祖国来说,没有比那更好的决策了。学生运动也注定和它历朝历代的宿命一样,带着对于错的审视消散在历史的年轮中,被遗忘后追忆,在追忆中被遗忘。 80后,自出生的那天起便开始怀旧的一代人。没有人可以逃脱这份怀旧,没有人能凌驾于这份怀旧之外而被感动。 那是个太特殊的时代,命运让我们这代人有幸此生鉴证一个五千年泱泱大国从瘫痪中渐渐康复,康复后从无到有,看见了太多原本平常却是所有中国人此生第一次拥有的东西,例如电视,例如流行歌曲,例如肯德基,例如艺术,等等等等。 自从你出生的那一年起这个国家和你身边人的命运都在改变,有一天你发现该有的你都有了,过去那些你认为所谓奢望的如今不再新鲜了,过去时髦的你今天想起来是那么的老土,朴实.过去那些你认为不可失去的如今也都失去了,失去之后你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痛苦,也都在好好的活着。活着的你会再不去怀旧么? 1980年到2000年你眼中的世界有什么样的区别?三天三夜,老泪纵横你说的完么? 2000年到2009年你眼中的世界有什么区别么? 你我都知道细节上有进步,大步调没怎么变。 这就是我们这代人和之前,之后都不一样的根本原因。上一代人来自同一个世界,走向同一个世界。后一代人来自不同世界,走向不同世界。只有我们这代人来自同一个世界,后来走向了不同世界。回忆是共通的,命运却是天壤之别的。 80后的人心照不宣,大家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是后来我们变成了富家子弟,或是后来我们看着别人变成了富家子弟。这20年来那些中国往事中的秘密大家都懂,就像小时候我们都不约而同的看过同一部电视剧,哼唱过同一首电视剧主题歌,都吃过没有品牌的零食,都曾觉得麦当劳太贵了,都见过磁带是什么东西,谁也骗不了谁。 一个身在丹麦的留学生告诉我那里的人生活很悠闲,很晚上班,很早下班,假期好多。人们都不慌不忙的存在于他们的国度,他们的父亲,爷爷,祖先都是这样安逸的走完一生的。除了科技的便捷他们不觉得时代这两个字有什么沉重。 我好想告诉丹麦人,你们的人生我们一点都不羡慕,我只觉得你们的安逸与乏味毫无区别。你们无法想象这20多年中国是怎样的精彩,你们无法想象一个当年辉煌一时的干部如今下岗后在原单位负责扫地。你们无法想象一个企业里20年前扫地的人如今很是辉煌。你们无法想象以前我们准备好给儿女结婚买房子的毕生积蓄如今连个厕所都买不来。你们更无法想象几年前还看春晚小品哈哈笑的我们如今说话都是小S的腔调。你们无法想象曾经还拿班尼路当名牌的城市几年后开了九家巨大的GUCCI店,位居世界之最。你们更无法想象我们满大街都是假冒的欧洲名牌,而你们这些老外傻到分别不出来真伪,只有我们中国人发明了N种鉴别真伪名牌的手法,如同宝典。你们不要现在还以为欧洲王室是世界上最奢华的一群人,我们的达官显贵日子奢华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而他们表面全部是提倡艰苦朴素的人。你最无法理解的是,我们国家很多人有一百万就敢买台奔驰到处兜风,一边开一边琢磨下一笔钱去哪里“融资”。 命运的曲线才是最好看的,尽管这条曲线并不是我们自己想给的。 80后最小的人也过20岁了,这20几年我们见证了人间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我觉得...算计下来,我们还是得到的更多些... 所以我们挺幸运的。 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给他十几亿的人口承诺了太多或可以实现,或永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每个人都曾在那个“乌托邦”的影响和教育下憧憬过,怀疑过。而今天,一个个伟大的领袖离我们远去,那些曾麻醉全民的核心精神已不需要我们再去背诵,好多我们当初不曾想象过的都变成了现实,我们似乎也不会再去想那么多了,这真的挺好的。页:
[1]